当前位置:

新打铜锣首演,老戏新唱,出韵味

编辑:戴鹏 2018-06-28 10:41:38
微浏阳
—分享—

戏中“林十一娘”循循善诱引导“蔡十哥”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对水域的严重影响。刘珂摄
 
  “林十一娘”说环保,“蔡十哥”羞红脸
 
  “秋收季节,谷粒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一场《打铜锣》的花鼓戏风靡数十年,“林十娘”“蔡九哥”等角色深入人心……
 
  昨日,一场以他们后代“林十一娘”“蔡十哥”为主角的花鼓小戏《新打铜锣》在镇头镇甘棠村进行首演,反响热烈。
 
  浏阳日报记者唐娇
 
  老戏新唱
 
  《新打铜锣》“打”出新韵味
 
  作为首部以生态环保为题材的花鼓小戏,《新打铜锣》延续了老版《打铜锣》的风格,但是与时俱进,植入了“河道沿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治理的内容。
 
  “创作之初,《新打铜锣》定位一个‘新’字,站在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背景之下,将经典戏曲中的故事人物置于当代,设置了环保监察员‘林十一娘’、水鸭养殖大户‘蔡十哥’等主要人物,围绕推进河长制开展浏阳河沿线畜禽养殖退出这一主题展开剧情。”国家二级作曲兼编剧鲁丰良介绍。
 
  剧情通过讲述“林十一娘”多次上门到“蔡十哥”家做思想工作,送达养殖场搬迁通知书,循循善诱引导“蔡十哥”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对水域的严重影响。为了保障“蔡十哥”的养鸭事业不受冲击,“林十一娘”主动邀请他搬迁到自家已达到环评标准、实现种养平衡的养鸡基地,抱团发展美食烧烤、滨河垂钓、生态观光等绿色环保休闲旅游产业。
 
  “‘新’字还表现在剧中人物的不同,突出了‘蔡十哥’和‘林十一娘’新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追求,同时进行角色错位,塑造了‘林十一娘’新时代的女性形象。”鲁丰良介绍。
 
  《新打铜锣》通过耳熟能详的花鼓戏表演形式,全面演绎了用空间换绿水、用思路换青山,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的和谐画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走生态环保发展之路才能长久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现场观众李晓凤说。
 
  精雕细琢
 
  历时11个月登上舞台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份,鲁丰良就已经着手编排一部新的花鼓小戏,反映当前浏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去年12月份,完成了初稿,起初我的设想是沿袭当年的人物特征,‘林十一娘’仍是需要教育的对象。”鲁丰良介绍。
 
  后来国家一级导演彭自兴和湖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湖南首席剧评家陈泗海建议他进行角色错位,以突出新鲜感。“剧本后来大改了一次,人物反转,‘林十一娘’沿袭了‘林十娘’的泼辣大胆,能说会道,经过多年的教育,
 
  已经转变为新时代的女性,有着很坚定的环保理念,而‘蔡十哥’顶着打铜锣传承人的光环,固步自封,反而成了落后的角色。”鲁丰良说。
 
  在随后的排演过程中,选取了具有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邵渐兴、曹怡分别扮演“蔡十哥”“林十一娘”。“在排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舞台效果,也有过很多细节的修改。”
 
  “浏阳人身体力行创作新剧,剧情演绎得精彩动人,演员演得十分到位,之前彩排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新鲜感,这是一部精彩的作品。”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李小嘉看完演出之后感慨道。
 
  ◎评戏
 
  李小嘉,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
 
  “林十娘”看《新打铜锣》
 
  “相信这个戏有很好的前景”
 
  作为花鼓戏《打铜锣》中“林十娘”的扮演者,李小嘉此次亲临镇头镇甘棠村铜锣湾,现场观看了《新打铜锣》的首场演出,并连连称赞。
 
  “《打铜锣》当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个时候是公与私的矛盾,‘林十娘’自私自利、泼辣狡黠,但知错改错良心仍存,‘蔡九哥’正直、聪明,却又有着‘喝两口酒’的小毛病,戏中是两个人物的性格冲突。”李小嘉介绍,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村的生活改善了,之前的背景情况不复存在。
 
  现在国家倡导的是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环境。浏阳与时俱进,利用当年《打铜锣》的广泛社会影响,进行翻新,重新组合打造《新打铜锣》。“把原来的人物和形象进行延续,主角性格承袭了过去人物主角的风格,表演形式也是两个人物性格的碰撞,达到了诙谐的喜剧效果,但主题却不一样了,宣传的是新时代的保护蓝天碧水的理念。”李小嘉介绍。
 
  “演出非常精彩,演员演得十分到位。”李小嘉说,“相信这个戏有很好的前景,我很期待。”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