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盲目扩张吃了亏“紧急刹车”回主业

编辑:戴鹏 2016-09-13 15:29:44
微浏阳
—分享—
 
    少小离家闯荡,花17年弄懂“专一”
 
    盲目扩张吃了亏“紧急刹车”回主业
 
    浏商名片
 
    何燕红32岁,大瑶镇观阁村人,深圳市一条龙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商语录
 
    我就在研究企业怎么做才好,后来发现要是什么都做的话,没办法做到专一。为什么王老吉这么多年只做一罐凉茶?因为只有做单品才能做到极致。
 
    浏阳日报记者胡敏罗时茂
 
    初中还没毕业,何燕红就闯荡深圳,至今已有17年。
 
    17年的创业经历颇为坎坷:初到深圳时,何燕红从零起步,进入一家工厂做清洁工;在广告店没工资学了两年后,他拉着同学创业;做家装遇到瓶颈时,他果断切入会所工装这一细分市场,终于获得突破;在扩张投资失败后,他决定回归主业……
 
    在“浏商”中,何燕红不是规模最大的,但坎坷的创业过程,对草根的“创新创业”更具有启示意义。
 
    起步
 
    小小少年闯深圳,从清洁工做起
 
    “当时家里穷,没办法供我们上更多学。”5月19日,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一个十字路口,何燕红的公司就坐落在一角。1984年,何燕红出生在原杨花乡观阁村,在当地,在当时,别说资源,就连耕地都很有限,很多人相同的命运是到花炮厂打工,或在花炮这一产业链上谋生。
 
    1999年,15岁的何燕红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坚决要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闭门思考几天后,何燕红下定决心:要去深圳。当年,脚步没出过浏阳的懵懂少年,唯一的依靠是在深圳打工的叔叔。
 
    在深圳落脚的第一份工,是一家工厂的清洁工。
 
    一年后,何燕红不愿再做“看不到前途”的清洁工,自己找到一家广告店当学徒:包吃包住,但没工资。
 
    “店里的杂活我全包了,老板在电脑上做图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学。”由于用心钻研,何燕红很快上手。一年后,他就能单独出图,老板给他开了10块钱的日薪。半年后,增加到20块钱。
 
    “当时家里确实比较困难,后来我要老板再加5块钱,他不同意。”于是,何燕红就把在家里做泥水匠的初中同学叫到深圳跟他创业,“不管有没有活干,每个月给他开600块钱工资。”
 
    就这样,2002年,何燕红成立了一条龙服务装修工程部,当起了小包工头,到处揽活打游击。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突破
 
    从街道到全区,一步步扩大影响力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一句话鼓舞到:要做就做到第一。
 
    彼时,24岁的何燕红手下已经有了几十个员工,他明白,“要做到行业第一,或广东第一,都不可能”,于是,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做到公司所在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第一。
 
    经过一年铺天盖地的宣传,何燕红自信做到了松岗街道装饰行业影响力第一,“原来我的企业没什么名气,自那以后,很多客户找上门来。”
 
    次年,他的业务拓展到相邻的沙井镇。两年后,做到了在周边三镇影响力第一。
 
    “公司要做强做大,就要做第一,影响力能帮你赚钱。”2009年,何燕红的公司从简单的店面装饰装修进入家装领域。
 
    也是在当时,何燕红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可能制约公司的发展,“我自己没那个能力,但我可以在行业里找厉害的人帮我成长。”于是“三顾茅庐”,许以20%的高分红,何燕红挖来一个职业经理人。
 
    20%的分红没有白花,在这位经理人的带领下,公司一年做了400多套房子的装修业绩。于是,这位经理人也顺理成章成为他的公司合伙人。
 
    何燕红认为,在当时来看,他的公司影响力应该做到了宝安区的前列。
 
    浏商·特写
 
    “要是什么都做,就没办法做到专一”
 
    何燕红属于那种边走边看的人,每走一段,都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2013年,他发现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
 
    虽然一年业务量超过了1000万,但利润率并不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转型做工装,初试便尝到了甜头,“做100套家装可能还没一单工装业务赚得多。”
 
    这让他更加注意审视自己的业务,“我就在研究怎么做才好,后来发现要是什么都做的话,没办法做到专一。为什么王老吉这么多年只做一罐凉茶?因为只有做单品才能做到极致。”
 
    何燕红把目光放回到公司业务版图上,思考一条龙装饰怎么做才能做到行业的极致。最终,他确定一个方向:专注于会所、酒店工装。
 
    “进去以后你会发现,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圈子,在这个领域做得大,你才会更有影响力。”何燕红发现,过去成交一个两三百万的单子,前后接触、谈判到签约要两三个月时间,现在只要两三天。
 
    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后,何燕红注重吸收每个客户的优点,除了做装饰,他还帮新客户做顾问,“客户很多经营上的问题我们能帮他解决,我比他更清楚怎样才能获得回报。”
 
    用何燕红的话说就是:他不是在做装修,而是做顾问,顺便把装修做了。
 
    他还策划了一个精准营销方案,由于在会所行业的客户资源,他做了8000个停车雪糕筒免费送到各家会所门口,公司知名度再次提升。
 
    依靠业内良好的口碑,如今,何燕红的公司没有专门的营销业务人员,“都是客户介绍过来的。”去年,他的公司包括分公司业务量超过6000万元。
 
    浏商·讲述
 
    加入公益组织将回浏开展助学
 
    创业不易,何燕红说,尤其是2002年到2008年摸索成长的那几年,每年最奢望的事是安静地休息一天,“那时候要站稳脚跟活下来,每天没有单子就坐立不安,就把员工派出去发传单,上上下下都做得很辛苦。”
 
    回顾过去,何燕红表示,自己也走过很多弯路,交了不少学费。
 
    2013年时,公司业务稳步发展,他成了“甩手掌柜”,上午到公司坐班,下午打高尔夫。闲着没事,花80万元报了某知名大学的金融班,结交了不少朋友,也学着用金融杠杆去做投资,3年内,餐饮、会所、网吧、农场等杂七杂八投了30多个项目。原本可以休闲的他,也变得整日都在忙。
 
    事实证明,除了农场和部分餐饮赚了钱外,其他投资都以失败告终。直至2015年,他才醒悟自己是在“盲目扩张”,“可能之前一直都比较顺,但反过来,这也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庆幸的是,在四处扩张的过程中,主业并没有受到影响。但仔细衡量,如果把付出的精力专注在装饰主业上,做到“专一”,他认为肯定是另一番模样。
 
    痛定思痛的何燕红坚定回归主业,他把公司标志做成皮带头,每天系在腰上。也花了更多时间思考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如今,他依然专注于会所、酒店、影院这些工装细分领域,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要在行业获得更大影响力。
 
    公司发展之余,何燕红加入了一个国际公益组织,在广东开展多次扶贫助学活动。本报记者采访时,恰逢今年的助学活动正在选址,何燕红有意联合其他会员回浏阳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