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同村合伙人

编辑:戴鹏 2016-09-13 15:42:44
微浏阳
—分享—
 
    南下顺德,老乡工厂内组团队创品牌
 
    市场下行,与老乡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一个企业,只有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形成竞争力,掌握话语权,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文/图浏阳日报记者罗方平
 
    在经历两次与同村老乡的合作后,41岁的李波涛在“中国家具第一镇”——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拥有了一席之地。
 
    时间回溯到7年前。2009年,永安人李波涛带着100万南下,抵达顺德,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之旅——在此之前,他已在家居行业深耕15年。
 
    “当时的一个想法是:要做家居行业,就要往最顶尖的地方去,这样才能有进步。”在全球家居生产销售集散中心之一的龙江镇摸爬滚打七年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波涛依然对此深信不疑。
 
    事实也佐证了他的这一想法。七年来,李波涛在龙江镇开厂子,跑市场,先后创立了“大京杭”、“爱慕菲林”等床垫品牌。如今,他生产的床垫产品不但遍布全国各地,还走出国门,卖到了加拿大、印度等地。
 
    第一次合作
 
    在老乡工厂内创造品牌
 
    走进龙江镇,各式家居厂房鳞次栉比。李波涛的佛山市美慕丝家居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龙峰大道上,一栋集设计、生产、展销于一体的七层楼房很醒目。走进楼房,李波涛一一向本报记者介绍:一、二层是仓库与展示大厅,其余五层全部为生产包装车间,一共14000平方米。
 
    实际上,在来顺德前,李波涛已有丰富的创业经历:1994年在长沙做油漆工,开始涉足家居行业;1995年辞职做窗帘生意,攒下第一桶金;1998年看中家居市场的红火,在长沙开起家居卖场;2002年决定自己做家居,回浏阳开了一家家具厂,并在城区开设家居卖场。
 
    虽然一切顺风顺水,令人羡慕,但李波涛并不满足于此,“如何做出有影响力的家居产品”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
 
    “那时候,卖场里的家居大部分来自顺德。”李波涛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做卖场去顺德进货的场景:金融业尚不发达,经常是用袜子将钱捆绑在身上,坐一夜火车抵达顺德,一大早到各大市场去找货看样。
 
    因为经常往来于顺德,很快,李波涛就被顺德家居的生产规模和设计理念所吸引。
 
    “要发展,就要往最顶尖的地方去。”2009年年初,怀揣着家居产业梦,李波涛带上多年积攒下的100万来到龙江镇。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李波涛将生产目标定为床垫。
 
    然而,再创业才刚起步,市场就给李波涛来了一个下马威。
 
    “非常不凑巧,刚来就赶上了顺德家居产业整顿升级。”李波涛说,因为家居厂太多,当地政府部门停止了牌照的办理。多次办证无果后,被逼无奈的李波涛只能采取一个办法:与已在顺德有家居企业的同村老乡合作,从事代工生产。
 
    “代工都是先发货,后收钱,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一年的艰辛代工过后,李波涛有100多万元货款收不回。深思熟虑过后,李波涛决定放弃代工,专心打造自己的床垫品牌,“哪怕亏本也要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不被市场淘汰。”2010年李波涛组建了一个12人的设计团队,并成功申请到了“大京杭”商标,正式开启了品牌创立之路。
 
    第二次合作
 
    整合资源,将床垫卖出国
 
    良好的品质只是创立品牌的第一步,要想占有市场,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市场开拓。
 
    在床垫的销售上,李波涛也投入了诸多心思:一方面积极参加全国展会,另一方面招募专门的销售人员,主动发展代理商。
 
    “因为还属于新品牌,市场拓展需要时间。”2010年年底,李波涛一算账,除去生产、销售等方面开支在外,他亏了20万。
 
    “只要坚持,市场一定能打开。”凭着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李波涛加大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力度,并强化了老客户关系维护。很快,坚持就有了回报。2011年下半年开始,床垫的品牌效应开始凸显,不但销量逐月攀升,代理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为拥有自己的品牌,在把握质量的同时,也掌握了定价权。”李波涛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他的床垫销售出现大幅度增长。
 
    然而,就在一切看起来进入“顺水推舟”阶段时,市场再次给李波涛来了一个下马威——自2014年年底开始,经济下行的影响逐步在家居行业显现,市场一片萧条,李波涛的床垫订单数量开始减少。
 
    “是挑战,也是机遇。”李波涛敏锐地意识到,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捱过“寒冬”,产业才有机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样在龙江镇打拼多年的同村好友陈永强,和李波涛有着同样的研判。2014年年底,两人一合计,决定整合各自资源,实现抱团发展。
 
    “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延伸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在短短几个月内,两人将产业链进行有机整合,丰富家居产品的同时,也共享客户,实现了品牌推广和销售的统一。2015年,整合效果全面凸显。“不仅客户稳定了,销售额也实现了逆势上涨。”李波涛说,当年,光床垫销售就翻了一番,还卖到了加拿大、印度等地。
 
    特写
 
    “只有拼搏,才能创造机遇”
 
    腼腆的笑容,谦逊的谈吐,初见李波涛时,很难将其与一个在家居行业打拼多年的人联系在一起。
 
    从最初的油漆工,到卖窗帘攒下第一桶金;从在长沙开家居卖场,到回浏阳自己开厂;从揣着100万南下顺德创业,到整合资源将床垫卖出国门……22年的打拼,李波涛描述得异常平静。
 
    “来顺德,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采访中,李波涛这样评价自己的南下创业之旅。的确,在大多数人看来,来顺德之前的李波涛就已“成功”,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南下拼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进步”。
 
    “只有拼搏,才能创造出机遇。”这是李波涛的创业格言。为了制作出上好的床垫,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一步步改进,并根据不通用户群体,开发出不同的床垫。目前,李波涛研发的床垫型号已经达到十余个。
 
    7年过去了,41岁的李波涛仍不曾停下。在二楼的展示厅里,各色家居有序摆放,在灯光的照射下,或典雅,或华贵。李波涛说,等走过当下的市场萧条期,他将启动“三次创业”,朝着自己的“家居产业梦”继续迈进。
 
    对话
 
    浏阳家居产业已驶入“快车道”
 
    浏阳日报:在顺德打拼这么多年,你对家乡的家居产业发展有何建议?
 
    李波涛:从最先的传统木匠,到现代家居产业聚集,浏阳家居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家居产业已经驶入了“快车道”。我建议浏阳进一步加快整合资源和基础配套建设,这样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家居企业落户,尽快形成集约优势,打响浏阳家居品牌。
 
    浏阳日报:是否有搬回浏阳的想法?
 
    李波涛:背井离乡在顺德7年了,家里很多事情都无法顾及,早就有搬回浏阳的想法了。其实,在顺德,有我这种想法的家居企业不在少数。为了能尽快搬回去,每年春节回家,我们都会和家居产业聚集乡镇进行沟通。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