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社区组织小朋友钓粽子。记者张玲
作为国内四大传统节日和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承载了2000多年华夏文化的记忆。包粽子、划龙舟、插艾等迎端午活动,至今仍是魅力十足。
今年的端午节伴着“六一”儿童节款款而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给节日增添了活力。旱地划龙舟、投壶、钓粽子、做香囊……浏阳城区的各个社区将传统的活动加上新时代创意,让庆祝活动变得“花式”、多彩。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人人参与,现场热闹非凡
摆好小凳子,挂好横幅,主持人笑意盈盈地说道:“端午节安康。”仪式感和氛围感一下子就浓厚起来了。6月1日上午,淮川街道城西社区在通程商业广场3楼举办“驿站关‘淮’共筑邻里情‘粽’夏欢歌喜迎二十大”庆端午活动,现场请来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品粽子。更有志愿者自制了10多根小钓竿,邀请家长孩子们一同钓粽子,现场十分欢乐。6月1日下午,开心广场,集里街道百宜社区开展“端午碰六一弘扬民族情”趣味游戏活动。30名孩子不仅在现场玩起了“投壶”游戏,还组队在旱地划起了龙舟。“我们还专门给孩子们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龙舟等传统活动的内涵,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百宜社区工作人员陈诚介绍。
此外,荷花街道新月社区联合小区物业组织小区家长孩子一起包粽子、传家风;关口街道长兴社区让孩子们在制作香囊的过程中感受节日民俗;淮川街道西正社区则组织居民分别在邻里中心一边包粽子,一边听端午故事,感受屈原的为人及精神……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浏阳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浓厚氛围。
延续节日文化传统,社区创意新氛围足
端午的活动虽然丰富多彩,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城区各社区均采取了“控制人数”“分批分次”等方式,让传统节日的庆祝氛围既浓厚,庆贺方式又合理,更让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不忘初心,焕发新时代生机。
“避瘟驱邪、祈求健康,是端午节重要的文化内涵。”长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英表示,今年社区特别邀请药房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一同制作香囊,就是想表达抗击疫情、倡导健康的想法。
利用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已经成为城区各社区近年吹起的一股新风。西正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邱练表示,以往社区都是买现成粽子带着祝福送上门,但随着“我们的节日”理念得到大力推广,近年来社区都会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送粽子,不仅活跃了气氛,更浓厚了邻里感情。
“延续文化、传承传统,这也是推动浏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体现。”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素娟表示,城西社区一直致力于提升龙泉老巷品牌底蕴,通过联动社区民间艺人、整合老火车站非遗文创基地等资源,借着端午等节日契机,共同为居民带来文化大餐。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