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箫剑
106国道往黄荆坪村方向的淳口集镇路段,大家都习惯叫它供销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繁华的淳口供销合作社就位于这条街。彼时,这条街道两边均是整齐划一的门店,门店的正上方挂着日用百货、南杂副食、针织布匹、蔬菜水果、家用电器等牌匾,分门别类,以便人们进店选择。
这条街给年纪稍大的淳口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微闭双眼、细细思量,售货员灿若桃花的笑容、和蔼可亲的话语、从容不迫地挑拿货物等画面仍在眼前浮现。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店,给这个小镇留下了许多鲜活的印记,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
随着时间推移,供销社渐渐地淡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但在淳口集镇,有这样一家店铺是关于供销社永远的记忆,且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淳口供销社生资店。
淳口供销社生资店位于淳口集镇供销街与106国道交汇处,一边门面临106国道,一边门面临供销街,两边共有四间门面。该生资店之前是原供销社职工刘红林在经营,后来由王德意经营。但不管谁在经营,从供销社改制到现在近20年里,这家生资店一直是淳口镇生资江湖中“不老的神话”。
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入生资店,四个门店内总是堆满了诸如种子、肥料、农药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店老板总是耐心细致地将各种物品按照种类、大小、功用等堆放得整整齐齐,既利于找寻,又不失雅观。生资店虽然经常门庭若市,但店老板总是不慌不忙,一边笑容可掬地与顾客交流问答,一边为顾客捡拿各种物品。一般情况下,店里都是夫妻二人“打配合”,女的拿轻点的,诸如种子等小件物品,男的则帮着背、抬肥料等较重的物品。且他们会一直将物品帮忙送到顾客的小车、三轮车、摩托车上,还要帮顾客把绳子小心翼翼系好,确认捆系稳妥后才让顾客慢慢起步离开。站在原处远远地看着顾客走出一段距离,确认物品安全稳妥,不会跌落,才进到店里服务下一位客人。接下来,又重复着刚才的程序,如此反复,一日又一日,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好。
生资店最让我难忘的是中间柱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是手写行书“浏阳市庄稼医院淳口分院”,其行书写得相当漂亮,飘逸隽秀,如行云流水一般。看着这块招牌,就让人想到青翠葱茏禾苗茁壮生长,粗壮的水稻分蘖抽穗,灌浆成熟,谷粒饱满。
生资店侧边的墙上用黑色的油漆漆了一块黑板,上面贴着适时更新的病虫情报。当然,细心的生资店老板为了让眼力不好、年龄偏大的农民看得清楚,便不厌其烦地用白色粉笔一字一划将病虫情报写在黑板上,粉笔字虽不及招牌的字俊秀,但也看着顺眼。我读中学那会,爸爸没少要我去那里看病虫情报,当我刚刚拿出笔要抄写病虫情报的时候,热情的店主人总是会塞一页写着病虫情报的纸给我,叮嘱我可以带回家慢慢看。那个时候,这个生资店的橱窗成了当地种地的风向标,指南针,难怪叫庄稼医院。
奇怪的是,淳口生资店不管老板换不换,店里的货物总是货真价实,且价格合理。有一段时间,假冒伪劣的化肥、农药,甚至种子充斥市场。街上的生资店经常听说哪个店又被工商所查了,哪个店被顾客举报了,哪个店老板与顾客因为种子的纯度不够,发芽率不高,与顾客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拳脚相向的可能。但是我们的供销生资店可能是由市供销联社统一调配货源的缘由,从来没听说有假货,有人举报,与顾客吵架的事情发生。
于淳口镇,昔日的供销社已成过往,但这个供销生资店却一直服务于淳口的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希望它将来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加辉煌灿烂。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