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东京奥运会赛艇项目男子双人双桨决赛开赛,湖南老将张亮与搭档刘治宇以6分03秒63的成绩获得铜牌。这是中国赛艇队在东京奥运会上的首枚奖牌,也是中国男子赛艇队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奥运奖牌。
张亮来自湖南常德,是个浏阳女婿——妻子汤志国是浏阳金刚镇人。当看到丈夫和队友以第三名的成绩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汤志国激动不已,她知道,丈夫终于圆梦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江卉
家人
浏阳女婿斩获奥运铜牌
后方以“最浏阳”的方式庆祝
7月28日,湖南常德,张亮的父母和汤志国带着孩子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当镜头转向张亮和刘治宇时,大家都按捺不住激动,齐声大喊:“加油!加油!”
为了备战此次奥运会,张亮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和家人见面了。
“激动,但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的。”观看直播时,张亮的母亲双手攥成拳头,看到张亮他们冲过终点线后,她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张亮3岁的儿子也跟着直呼“好激动”。
作为妻子,汤志国看到的是夺奖背后的辛苦,“他练了快20年,吃了很多苦,但一直都在坚持。”汤志国说:“上次见面还是去年7月,感觉他瘦了好多。”
比赛前,汤志国给张亮发了一条鼓励的信息:“时间会记录你的付出,同样会见证你的辛苦,每一个挥洒汗水的瞬间,将造就独一无二的你!”
而在两百多公里外的浏阳,也有一大群人正在为张亮欢呼。“得知张亮要参加东京奥运会,我的娘家人也十分关注。”汤志国说,比赛前她的家人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为了不给张亮增加压力,大家就偷偷在微信群交流,为张亮加油鼓劲。
“张亮、刘治宇第三个冲过终点!”看到张亮和队友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微信群里沸腾开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放起了电子鞭炮燃放的动画表情,用“最浏阳”的方式为张亮庆祝。
背后
每天划行60公里以上
一个技术动作重复上万次
赛艇这项运动需要突出的身体条件和充沛的体能,同时也需要十分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备战训练期间,大多数赛艇运动员每天需要划行60公里或以上,一个技术动作要重复上万次。
“很多我这个年纪的运动员因为奥运会延期选择了退役,但我的奥运会梦想一直在,所以我不会放弃。”34岁的张亮在追梦路上,一刻也不曾停歇。
从2008年首登奥运赛场到东京奥运会登上领奖台,张亮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也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2018年,张亮拿下亚运会赛艇男子单人双桨冠军;2019年赛艇世锦赛,他和队友问鼎男子双人双桨,一举锁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这块金牌也是中国男子赛艇在公开级历史上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创造了历史。
本届奥运会,张亮终于达到历史最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书写了中国男子赛艇的新历史。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要知道,中国男子赛艇水平和国际顶尖差距很大。此前,在中国赛艇队的奥运历史上,所有奖牌全部出自女子项目。
赛后接受采访时,张亮表示:“很高兴能够拿到这枚铜牌,取得了中国男子赛艇队奥运成绩突破。这证明我们中国人只要想做,就能够做到。”
网言网语
@CCTV记录:作为一名年近35岁的老将,张亮始终保持着自律。每天早上四点半,他就会在正式训练开始之前完成8公里的加练,让自己始终保持最好的备战状态。他的坚持与自律没有被辜负!再次祝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