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军第二纵队司令部旧址修缮效果图。沿溪镇供图
5月27日,碧空如洗,从沿溪集镇驱车前行数十里,便进入了风景秀丽的大光圆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而上,目之所及,皆为纵深不等的山中盆地,大光洞和仁和洞就在其间。
大光洞、仁和洞山区是土地革命时期浏阳第一区苏维埃政权的核心区域,史称“双洞”苏区。站在仁和洞旁,不远处的几栋古旧农舍被绿色安全网环绕,几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这里曾是黄公略领导的红五军第二纵队司令部旧址。
今年5月份,沿溪镇开始对红五军第二纵队司令部旧址进行修缮和改建,并将建设革命历史展览室,还原那段烽火岁月,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
修缮现场
已完成旧址墙体加固
将建设革命历史展览室
走进红五军第二纵队司令部旧址,黄色的土墙、古色古香的木窗、磨损的门槛,都在向人们诉说那段烽火岁月。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转移井冈山,黄公略在平江起义之后,率领红五军二大队的100余人从湖北九宫山辗转来到浏阳仁和洞,与人地皆熟的浏东游击队结合混编,成立新的红五军第二纵队。
“司令部旧址一共有两层楼,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今年5月,我们开始进驻现场施工,对房屋进行加固、排险、防虫、防腐,现已完成墙体加固,正在进行瓦面修缮和墙面恢复。”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将在旧址上建设革命历史展览室,还原当年红五军第二纵队在这里办公的情景。
“我每个星期都会来查看施工进度,修缮完工后就会对屋内一楼进行布展,目前我们正在收集黄公略与红五军第二纵队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旧物,将以文字、图片以及旧物展览等形式追忆红色革命历史。”大光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锦程说,展览室预计7月1日对外开放。
红色故事
“双洞”苏区“十年红旗不倒”
为湘鄂赣根据地模范苏区
“仁和洞、大光洞的红色历史底蕴很深厚。”谈及“双洞”苏区的革命斗争史,大光洞书院宣讲员张立雄眉宇间格外有神。
从1928年中共浏阳第一区委、第一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到1937年最后一批人员加入北上抗日,前后近10年时间,“双洞”苏区一直坚持革命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成功范例,成为湘鄂赣根据地“十年红旗不倒”的模范苏区。
“‘双洞’苏区在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土地改革、党群关系等方面探索的经验都非常重要。”张立雄说,作为土地革命时期浏阳第一区苏维埃政权的核心区域,“双洞”苏区有着重要历史意义。
“‘双洞’苏区曾长期作为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驻地。同时,它也是湘赣边最早实现红色武装割据的地方,是红二纵队开辟的湘鄂赣苏区的发源地,是最先由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建制齐全的苏维埃政权,是湘鄂赣边最早重新实现土地分配的地方……”一次次翻阅史料,张立雄对“双洞”苏区的历史极为了解,一口气列举了“双洞”苏区的11个特别之处。
在大光洞书院台阶上,一块双洞景区导览图摆放在书院门口,大光洞碉堡遗址、99人公墓、红二纵队司令部旧址、一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战壕、李贞将军跳岩处等红色遗迹分布地点一目了然。如今,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游客来此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延伸
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借力“双洞”苏区的红色资源,沿溪镇大光圆村目前正在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如今,在大光圆村,“双洞”苏区的门楼、景区标识牌、观景亭台和游步道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我们将‘双洞’周边40余个景点串联,形成红色文化旅游景观带,逐渐实现‘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彭锦程介绍,随着景点的开发和完善,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让大光圆村村民搭上乡村旅游产业这趟“顺风车”。
“我们村现在有20多个农庄,还设有专门的农产品展销中心,村民的土鸡、蜂蜜等农副产品都可以放入其中售卖,不仅能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底蕴,还能品尝到特色美食。”彭锦程说。
知多点
黄公略在浏阳的烽火岁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毛泽东曾在其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这样称赞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
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参加湘军,当过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黄公略与彭德怀等一起组织发动了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8年11月15日凌晨,在浏阳沿溪镇,黄公略率红五军第二纵队及浏阳工农武装游击队兵分三路前往沿溪桥,偷袭了国民党的守桥部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