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川实践:打造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引领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4-01 11:23:57
微浏阳
—分享—

上线红色地图,讲好红色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04、09版淮川-6.jpg

淮川街道城东社区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整装出发,骑行“打卡”淮川红色地图的革命旧址。淮川街道供图

谭嗣同祠、状元洲、黎家大屋、浏阳文庙、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张小小的地图,浓缩了淮川街道标志性的革命旧址和红色印记。

“经实地走访、查阅史料、专家论证,我们梳理辖区内6处红色点位,制成了这份属于淮川的线上红色地图。”淮川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谦介绍,这张地图主要包括革命遗址遗迹、旧址及纪念设施,涵盖了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鲜为人知的红色遗址:“以此开启淮川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唤醒老城关人的红色记忆,也是在向年轻一辈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

千年淮川正当红,这抹红是红色岁月留下的历史印记,更是淮川街道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围绕“千年古城关、一品新淮川”的总体定位,火热推进的老城发展新路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志光陈郁琳

从“指尖”到“心间”

淮川红色地图掀起打卡热

春日暖阳高照,才常路两侧的老树抽枝吐绿,浓浓春意也蔓延到了谭嗣同祠。

在这个祠宇式建筑内,有百余种文物及照片展出,其中包括了谭嗣同珍贵的遗著和手稿。104年前,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读的毛泽东慕名而来,专程拜谒了谭嗣同祠,感受民主革命先驱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情怀和革命精神。104年后,也有一大群党员慕名而来。3月25日上午,城东社区组织20多名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淮川红色地图上的线路,以骑行的方式“打卡”革命旧址,从身边寻觅历史的印记。

谭嗣同祠就是此行的第一站。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湛湛担任了讲解员,她清亮的声音在专祠里回响,带着党员们重回烽火岁月,重温英烈故事。

无独有偶,3月24日下午,联城社区60多名党员、微网格长、同心志愿者也跟随红色地图,“打卡”了中共浏阳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浏阳文庙,共同追忆浏阳光辉党史。

“通过淮川红色地图,我们了解了很多发生在淮川的红色故事,沿着地图去实地打卡,感触就更深了。”在党员杨晓岚看来,淮川红色地图既实用又有意义,她计划按照电子地图,带着女儿去参观,“让孩子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发扬他们的精神,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心怀敬慕之心,在地理行走的基础上追寻党的光辉历史足迹,也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

“在今后党支部的活动中,我们每月会学一段淮川红色历史,打卡一个淮川红色地标。”联城社区劳动党支部书记龙晓春表示,通过实地感受和参观学习不断滋养初心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城东社区则将依托红色地图,拍摄特色短视频,让居民有更直观的认识,并鼓励和引导居民走进、参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知这一点,淮川街道计划打造线上红色地图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参观路线、丰富解说形式,增添互动和体验,用细节讲故事、用故事讲人物、用人物讲党史,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内容,让更多人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找到前进和奋斗的力量。”孙谦表示。

从“硬件”到“软件”

打造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引领区

04、09版淮川-9.jpg

淮川街道西正社区农械厂小区地下管道改造。淮川街道供图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为了让党员群众都能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最终将其转化为办实事的强大动力。3月24日下午,以“学习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第47期“睦邻微课堂”在西正社区举行。台上,胡耀邦故里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浏阳本土作家等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细节还原了胡耀邦的故事和淮川往事;台下,60余名党员认真聆听,仿佛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

金沙党支部书记王继英就是其中之一。“感受最深的是胡耀邦的为民情怀。”在王继英看来,时至今日,为民情怀仍在浏阳这片红色土地上延续,“我们小区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伙都感觉环境好了,获得感强了。”

王继英所居住的农械厂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系原浏阳市医药设备厂老旧宿舍,小区共有住房26栋,住户547户。小区住户大部分为原医药设备厂改制老职工,还有近30%的租住户,是一个典型的无物业开放式老旧小区。

曾经的农械厂小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违章建筑、煤棚占据了小区绝大部分公共面积。而今,通过多次召开微网格议事会、微网格长多轮上户做工作,在居民的主动配合下,改造顺利推进,小区逐步“旧貌换新颜”。

进入施工阶段后,王继英牵头成立了监督议事小组,及时做好了沟通、监督、管理工作,让项目开展得更顺利,“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改造,正在进行排水及排污系统改造工程,绿化、亮化和硬化也即将启动。”

光有硬件还不够,软件也将同步升级。在淮川街道的指导下,西正社区计划将农械厂小区一个闲置杂物小楼改造为小区邻里中心。“除了有党支部活动阵地、业委会办公场地外,还将收集老物件、老照片,建设一座小型的党史馆,给居民留一个学习党史、追忆革命岁月的场所。”西正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邱练介绍。

一直以来,淮川街道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板块,今年更是有67个小区纳入了改造工程。“‘十四五’期间,淮川将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随着改造的推进,未来淮川的风貌,在孙谦的脑海中逐渐清晰,“既要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又要保护历史街巷肌理,目标是打造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引领区’。”

与此同时,依托“党建+微网格”“把话筒交给群众”,淮川街道还将全面打响“城市社会治理看淮川”品牌,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探索“微网格+话筒+哨”的治理模式,建立“微网格吹哨、部门来报到”快速响应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