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8时起,城区新增的3条临时停车收费路段和一个收费公共停车场开始正式运营停车收费。数据显示,位于浏阳河中路、解放路、嗣同路的3条路段共有215个停车位,收费首日,停车车次为1241车次,车位周转率5.8车次。
3条路段实施临时停车收费后,有什么改变?昨日,记者走访发现,收费以后,3条路段上的车位“流动”起来了,长期占着车位的车辆变少了,停车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现场
车位“流动”起来了
“以前来的时候,不开车转上几圈根本找不到位子。”昨日上午,市民胡女士开车到浏阳河市场购物,很快就在路边找到了停车位,这让她忍不住点赞:“现在好了,开始停车收费后,长期占据车位的车辆少了,停车方便多了。”
在浏阳河中路经营着一家茶叶店的娄先生,和胡女士有类似的感受。“以前路边总是停得满满当当的,还有的人把路边的停车位当成自己的私人车库,车子一停就是十天半个月。”娄先生说,浏阳河中路在实施临时停车收费前,有部分人会长时间把车停在路边,导致可用车位非常少,“来购物的消费者很难找到停车位,久而久之就不愿意来了,我们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15个车位中有10个以上的车位处于不断有车前来停放的状态。”昨日,负责浏阳河中路11段停车收费工作的收费员胡本望正拿着收费管理手持机忙个不停。他说,6月29日、30日该路段就实施了模拟收费,大部分市民都对临时停车收费表示支持和理解,“附近居民和停车的车主反映,收费以来,明显感受到车辆的停放更有序了,乱停乱放、久停久放的车辆大大减少,车位的周转率也提高了。”
负责临时停车收费建设管理的鸿达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新增的3条临时停车收费路段分别为解放路的人民路口至圭斋路口路段、嗣同路的人民路口至浏阳河中路口路段、浏阳河中路的思邈公园至浏阳河市场段,这3条路段的停车位分别为43个、32个和140个。停车收费首日,这3条路段215个停车位的停车车次为1241车次,车位周转率5.8车次。其中最为“繁忙”的是解放路,7月1日当天,车位周转率达到了10车次。
建议
居民盼望建立体停车库
浏阳河中路、解放路、嗣同路相应路段实行临时停车收费管理后,方便了需要停车的市民,但随着停车收费路段的增加,不少老城区的居民有了新烦恼。
“我家对面本来有两个垃圾桶,昨天有人为了停车,直接把垃圾桶挪走了。”叶女士指着家对面的一辆车告诉记者。叶女士所居住的小区,一边靠着浏阳河中路,一边靠着圭斋路,还有一边靠着人民东路。小区附近这三条道路先后实施临时停车收费管理后,不少居民、商户开始把车停进附近的背街小巷,导致道路非常拥挤,出行不便。
“每天都得抢车位,没抢到就只能去远些的地方找位置。”附近的居民彭先生也赞同了叶女士的说法,“妇幼保健院附近建了立体停车库,停车方便了很多,能否在老城区有需要的地方,多建一些立体停车库,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鸿达投资公司。“老城区的公共空间小,建小型立体停车库可以很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型立体停车库只需要占2.5个车位的面积,往上寻求空间,预计建成后一个停车库能停放16辆车,可以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但是在老城区建立体停车库,最需要解决的是空间和规划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建设立体停车库需要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共同推进。
新闻延伸
妇幼保健院立体停车库月均停车4000车次
在老城区建设立体停车库效果如何?2018年12月,妇幼保健院立体停车库正式运营,到如今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昨日,记者前去探访了车库的使用情况。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南侧立体停车库看到,不时有车辆在此进出。“每天来这里停车的市民很多,到了上午10点就已经几乎停满了。”记者从市城建集团了解到,妇幼保健院立体停车库位于北正北路附近,北正北路属于禁停路段,立体停车库的建成很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停车问题。
据了解,妇幼保健院立体停车库有54个车位,平均每个月停靠车次约4000车次,以6月份为例,车库停靠的车次有3498车次,其中收费车次为2731车次。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