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富不忘帮乡邻脱贫

编辑:戴鹏 2019-03-14 11:48:09
微浏阳
—分享—
 
  1800只下蛋母鸡送给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已帮助2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正是春日阳光好,在关口街道道源湖村康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随处可见觅食的土鸡、黑山羊。不远处,一台小型挖机正在平地,几名工人正将构树打碎发酵成土鸡的纯天然食物。
 
  从2006年到2019年,康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周康红专注养殖产业,成功步入小康生活。去年,她又加入了村上的扶贫项目,将1800只母鸡送到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帮扶脱贫。在她的帮助下,如今已经有24户顺利脱贫。
 
  浏阳日报记者罗晓芳
 
  养鸡致富,年纯收入达20万元
 
  3月13日,记者在道源湖村见到了周康红。今年45岁的她,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就是这么看似柔弱的女人,曾一个人开垦荒地、在养殖地忙到天亮,用十三年奋斗出了自己的产业。
 
  “这十几年的苦累太多太多,但好在坚持下来了。”周康红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关口人,她家所在的道源湖村上冲组,四周都是山坡,出入道路十分狭窄,离村镇有近十公里的路程。此前,她一直在浏阳西乡的养殖场工作,因为离家远,心头又始终牵挂着年幼的孩子,2006年她辞去了工作,回到了道源湖村。
 
  因为有之前在养殖场工作的经验,周康红冒出了自己在家养殖土鸡的念头。说干就干,周康红贷款一万元购买了2000只鸡苗,因为没钱建鸡舍,只能自己去平地、开路,找一些树木来搭建简陋的鸡舍。
 
  虽然有过相关经验,但自己养起来却不容易。前几年,每年都有鸡病死。为了照料这些鸡,周康红经常忙到深夜。2009年持续春雨,更是给了周康红沉重打击。“雨下得又大又久,温度又低,鸡很容易生病。”周康红说,那一年,她饲养的3000多只鸡最终只有900多只活下来。
 
  探索的过程虽然艰难,走了一些弯路,但周康红却没有放弃。随着经验不断丰富,土鸡的存活率和品质都在不断提升,再加上合作社、电商等平台的广泛传播,周康红的养殖产品在市场一路畅销。
 
  “去年共卖出2万多只土鸡,纯收入20多万元。”周康红说,因地势偏僻,田少、荒地多,近些年来附近邻居都逐渐向外发展,她便流转了周围两千多亩山地作为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共有土鸡5000多只,平均每天能产1000多个鸡蛋。
 
  送鸡送技术,助贫困户脱贫
 
  最近一段时间,关口街道和田村村民黄忠华的家里总会有一波又一波的人到来,这些人的目的都是“买土鸡”。
 
  他们口中的土鸡,正是去年周康红帮助养的。黄忠华一家五口,因病致贫。“前几年几乎每年治病都要花十几万元,家庭负担很重。”黄忠华说。
 
  是周康红给黄忠华一家人带来了希望:送来38只母鸡。“一送来就是可以下蛋的母鸡,省去了很多前期成本,直接带来收益。”黄忠华说,为了不辜负这片心意,黄忠华无论刮风下雨,总会拎着一把刀、一个袋子外出割草给鸡吃。
 
  见黄忠华如此上进,周康红在去年中秋节后又送来了100只小鸡。通过努力,2018年,黄忠华一家光养鸡就收入6000余元,成功实现脱贫,并被评为和田村精准扶贫脱贫示范户。
 
  像黄忠华一样受到周康红帮助的贫困户共有95户。“我也是穷过来的人,所以知道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周康红说,去年,村上想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找到她时,她一口应下。当年便送出1800只下蛋母鸡给和田村、杨溪湖村和道源湖村的95户贫困户,还时常去贫困户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
 
  在周康红的产业帮扶下,已有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只要人勤快,这个产业就搞得起来,我也会继续帮助他们。”周康红说。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