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九“龙”竞速赤马湖

编辑:戴鹏 2018-06-15 10:47:18
微浏阳
—分享—

6月14日,在沙市镇赤马湖3A级风景区,9支龙舟队伍在湖面激情竞速。记者彭红霞
 
  全民运动会龙舟赛再掀热潮
 
  “祭祀祈福,是端午划龙舟活动的精髓,在宋时就已经很流行。端午前后,正是水稻灌浆、丰收在望之时,而此刻又恰逢入梅时节,季节交替,人们容易生病,所以每逢端午节,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要做新龙舟,祭告诸神保佑,以祈祷丰收,祈求健康。划龙舟时,每只龙舟身上也都贴着祈福的字,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一年端午划龙舟活动结束后,还要烧香,由祭龙人说词,请回各路神灵各归其位,以免流落在外扰乱地方太平。”——浏阳市文史专家潘信之
 
  浏阳日报讯(见习记者何正章)6月14日下午,阳光正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沙市镇赤马湖3A级风景区相映成趣。浪花翻涌,鼓声震天,9支龙舟队伍湖面激情竞速,最终,柏加镇代表队一“龙”当先,拔得头筹。
 
  作为浏阳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一项重大赛事,本次龙舟比赛备受关注,共有沙市、关口、淮川、达浒、官渡、柏加、高坪、镇头、市冬泳协会等9支代表队参赛,每支队伍20名桨手,1名舵手,1名鼓手,共22人。
 
  下午2时许,比赛现场早已人潮涌动,不少市民特意从其他乡镇远道而来观赛。“我是特地来支持关口代表队的,我儿子是桨手。”关口街道水佳社区的卢女士笑着说。
 
  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两岸鼓乐齐鸣,欢声雷动,九支龙舟陆续入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蓄势待发。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分为三组,每组三支队伍,决出名次后,三组中名次相同的队伍再进行决赛。
 
  “咚,咚,咚……”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激昂的鼓点在湖面上有节奏地响起。选手们踩着鼓点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向前猛窜。“一二,加油……”赛至关键处,岸边观众整齐地喝彩,纷纷为选手加油鼓劲。最后,柏加队夺得第一名,镇头、关口分获二、三名。
 
  “进行龙舟赛是浏阳北区捞刀河一带的传统,以前一直有许多民间组织的比赛。现在比赛有政府组织,会更安全、更规范,也更有利于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沙市镇党委书记罗拥军说,龙舟赛的顺利举行,增强了群众的体育运动热情,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人物特写
 
  6旬鼓手备战龙舟赛,敲坏3对鼓槌2面大鼓
 
  浏阳日报讯(记者谢鹏)随着龙舟比赛落下帷幕,斩获第三名的关口代表队队员们欢声不断,大家纷纷将敬意送给一名老鼓手。
 
  “正是他的鼓声激励,带动节奏,大家才能获得好成绩。”队员们口中说的鼓手正是64岁的谢万兴。
 
  其实,对谢万兴而言,龙舟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尽管已年过六旬,参加划龙舟对身体是很大的负担,但他毅然决定参赛。
 
  谢万兴回忆道,早在1970年他就开始参加划船比赛。至今,谢万兴还保留着第一年他比赛时,所穿的白衬衫和蓝短裤。在谢万兴的家中,记者看到类似的衣服还有三套,“2003年、2011年我参加龙舟比赛时所穿的‘战袍’都留下来了。还一套就是今年的了,2007年那套蓝色的衣服,我一时间找不到了。”
 
  多次参加龙舟比赛,谢万兴都是作为鼓手来掌控龙舟的节奏。在龙舟头部的船舱里,记者看到有两根已经断开的木棍。“这是被敲断的鼓槌。”谢万兴说,为了备战本次的龙舟赛,他们已经持续训练了20天,在训练的时间里,他一共敲断了3对鼓槌、敲坏2面大鼓。
 
  “开始划前三桨的时候,要把所有队员的划桨频率统一起来,接着的150米就是起步冲刺,在中间的200米速度可以稍微降一点,关键要保持全队的体力,在最后的150米时,就是全队拼上全部的力量,进行最后冲刺。”谢万兴说,在这四个节奏点上,鼓手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节奏,不能让桨手出现乱桨的情况,“打鼓也是体力活和脑力活,可不比划桨轻松。”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