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日报》理论版丨王永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浏阳智慧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10-13 15:10:24
微浏阳
—分享—

文丨王永新

浏阳是典型的山区县(市),著名的革命老区,面积5007平方公里。近年来,浏阳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争当“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目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抓好园区、片区、镇域、文旅“四大经济”,努力推动浏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浏阳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第一,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等称号,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浏阳从革命老区、贫困县,到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这是一场跨越山川、穿越岁月的探索之旅,也是一幅波澜壮阔、继往开来的发展画卷。这背后,是创新的驱动、改革的勇气、开放的胸怀,更是浏阳历届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带领全市人民改革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通过多方走访调研与深入探讨,总结概括出四个极具浏阳特质的经验启示,诠释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浏阳智慧。

一、敢为人先,以改革创新激发县域活力

在浏阳,“敢为人先”的精神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浏阳人民最鲜明的基因与特质。面对时代的浪潮,浏阳人民以改革为利刃,披荆斩棘,寻找发展之路,用智慧和勇气书写浏阳传奇。

历史传承的改革基因。浏阳的改革创新精神源远流长,从唐朝首创花炮制作工艺,到近代涌现谭嗣同、焦达峰等革命先驱,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项全国首创,如“国道县修”开创县级政府兴建高等级公路先河,敲响全省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第一锣,率先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形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浏阳方案”。这些创新实践为县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深化的改革实践。近年来,浏阳推动花炮产业全面升级,2023年启动22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市烟花鞭炮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同时,出台“民营经济十条”“蒸菜十条”“民宿十条”“大学生创业二十条”等一揽子政策,营商环境工作排名全省县(市)第一。

面向未来的改革布局。浏阳正加快建设“2+2+N”现代化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个千亿级,智能制造、创意烟花两个五百亿级,绿色食品等N个百亿级),建设金阳科技创新城等科创平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长赣高铁、长浏快线等重大基建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发展动能。

二、聚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的要素高地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队伍。浏阳以人才为关键抓手,全力构建要素洼地。

创新用人机制。浏阳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持续创新,实施领导班子任期政治考察,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从基层一线选拔领导干部,形成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体系。

广纳天下英才。通过各种人才工程,近三年累计引进企业人才超10万人。实施《浏阳市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留才生态。对新引进人才给予丰厚补贴:名优教师或博士每年10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硕士3万元,本科毕业生1万元,对首次购房的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如今,越来越多“新浏阳人”在浏阳安居乐业,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三、民生为本,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在浏阳,“民生为本,共同富裕”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与成果。浏阳坚持民生立市,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城乡共富共享。

教育医疗双提升。近年来,浏阳大力投入教育和医疗事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教育方面,浏阳一中、田家炳实验中学等优质高中本科上线率超过90%,浏阳一中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医疗方面,6家乡镇卫生院进入全国百强,其中两家位列第一、第二名。

城乡融合共富裕。2023年,浏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持续优化为1.33,为全省县市最优。2024年,全市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502.2亿元;全浏阳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4200万,旅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获评中国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城市,真正实现“农村像景区、景区是社区”。

四、开放共赢,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开放共赢是浏阳发展的强劲引擎,更是区域合作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浏阳以开放的胸怀、共赢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引领湘赣边区域合作,加快建设成世界花炮之都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世界花炮之都。近年来,科技赋能让浏阳烟花不断出圈。“天空剧院”的精彩演绎不断刷新人们对焰火的期盼。2025年上半年,浏阳就开展26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其中九成以上为外地游客,拉动消费近40亿元。据统计,浏阳烟花2024年总产值超5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出口约占全国70%,产品销往全国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着力建成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浏阳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2014年,浏阳发起召开首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拉开了新时代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的序幕;2021年,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浏阳以金阳新城为核心,构建“三主四特两新”产业体系,推进长赣高铁等交通项目,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不抢先机就有危机”“不抓主动就会被动”“不争上游就在下游”……站在新的起点,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愈加浓烈。浏阳人是一个“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奋斗群体,但从未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浏阳篇章。

(作者系长沙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浏阳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