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称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在这份通报发布之前,相关“外围”信源已经引人遐想,特别是有的网友急不可耐,炮制了一份开封市公安局的警情通报,指释永信试图逃出国外,在机场被拦截。这一“通报”被警方迅速辟谣,其违法行为也将被追究,但也反映了这次对释永信的“围观”并不普通,大家对他的“出事”,似乎抱有一种笃定式的期待。
多年来,对释永信的举报一直没有断过,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作风问题,但他一次次“过关”。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2020年时,通过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的价格购买了郑州的一块商务用地。原来释永信真有两把刷子,一刷凡尘钱货,二刷俗人差评。
民间喜欢将不清修、不弘法的和尚叫作“花和尚”,我不知道这个自出家以后就表现出对财富的孜孜追求,又尤其是在“主政”少林寺之后,几乎将全部精力用在推动少林寺的品牌管理和文化传播的“少林CEO”,是不是也该归为“花和尚”,但毫无疑问,这个穿得贵气、出行豪车代步、名下公司众多的和尚,同民间对和尚的认识大相径庭。
《西游记》里描写,如来在雷音寺接见唐僧时指责大唐“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并称当地百姓“不忠不孝,不义不仁”;阿傩、伽叶向唐僧师徒索贿被举报后,如来非但不追究,还说经不可轻传,说上一次他们传经只收了别人三斗三升散碎黄金,觉得太亏了。小说家言附加上了作者的主观好恶,不可全信,但是孙悟空的一句话,却发人深省——“原来这贪财作弊之事,是你打的头。”
释永信在少林寺住持的位置上没有潜心佛法,而是在价值观上打头走偏。与此同时,众多佛门净地面临一个重大的考验——如何在滚滚俗世中做好生存和发展文章时,坚守普世渡人的本来之义。我们看到,少林寺早在十多年前,光是门票与演出收入就超亿元,其他不少“大庙”,看其如潮的人流,鼎盛的香火,怕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吧?当那么多善男信女在挤挤碰碰中艰难地烧上一把香,“人到礼到”,回去静待被保佑,我不知道这与宗教倡导的理念到底还差多远。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大彻大悟;老子穷极一生,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潇洒离去。他们大悟和得道的经历表明,观察世界、体会人生,都是需要走心、践行,才能获得大智慧。佛家也好,道家也罢,要让其成果惠及社会,影响世人,必须一代代地坚守本心,引导信众在世俗中向善,在独处时静修。尤其是面对物欲横流,越是有影响力的人士,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保持身姿挺拔。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