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2023年8月,网上盛传河南平顶山鲁山县花700多万元建了一个牛郎织女地标雕塑,造价高得离谱。随后,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审查。今年7月16日深夜,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揭开了该雕塑建设背后的系列问题,并确认与该事件有关的多人已经获刑。
对于公共资源和社会管理秩序来说,一个被正经核算确定造价为200多万元的雕塑,却花费了700多万元巨资,这是极大的丑闻,令人痛心疾首。但是对于纠正错误、打击犯罪来说,两年后才在公众持续不断的追问下公布调查结果,也算是好事多磨,好饭不怕晚——毕竟,大家看到了一众责任人已经暴露并受到处理。
通报显示,受争议的雕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鲁山县委、县政府在雕塑项目动议、决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决策不规范、监管不到位问题;二是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先建后招、围标串标、价格虚高问题。这完全印证了坊间的猜测——先有决策上的违规,后有实施中的违法;先有管理者的渎职,后有生意人的蠹国。
鲁山县牛郎织女雕塑,是因为它的丑太明显了,贵太明显了,又丑又贵、“丑贵丑贵”,让大家一眼看出,实在不堪忍受,才被网络持续吐槽以及追问真相的。说它是被“丑死的”,一点都不为过。那么,鲁山县甚至其他更多地方,还有没有这样或丑或贵,只是贵得不太明显、丑得不太明显、老百姓懒得吐槽的形象工程存在?
资料显示,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家东在担任漳州市委书记期间,未经调研论证便花费2.11亿元打造6座仿古驿站,最终导致长期荒废闲置,成了“半拉子工程”;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任上在全市大拆大建,累计铺排项目345个,造成全市33项工程烂尾;新疆墨玉县委原书记张冠军花费大量财政资金在农业园区大门等位置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建设参观通道,浪费巨额财政资金……害死人、祸祸财政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层出不穷,令人咋舌。
为什么一些地方的个别官员那么热衷于打着建树城市形象的旗号,不顾实际、不经论证硬要上马一些华而不实、大而不当的工程项目?动因无非有二:一曰好大喜功为政绩,二曰利欲熏心搞贪腐。俗话说“事不乱没钱赚”,当决策的过程乱了,项目的监管乱了,资金的拨付乱了,那我们就得警惕,这是有人在试图搞钱了。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危害极大,要根治,首先得在源头加强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引入论证会、听证会等举措,杜绝“一言堂”现象;然后要落实好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让项目工程的决策、建设、结算等全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最后应该坚决实行责任追究、法律惩治,毫不手软地比照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党纪国法对问题项目的责任人追责。
城市建设工程和财政资金因为形象工程而沦为“唐僧肉”,必将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等多方面让城市发展举步维艰。鲁山县牛郎织女雕塑丑剧警示我们,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大动作”,心不能浮躁,要谨慎决策;手不能乱伸,要洁身自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