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嫁到浏阳42年,山东媳妇悉心照料瘫痪婆婆十余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5-23 09:29:48
微浏阳
—分享—

04版创文-1.jpg

在宋文英的悉心照顾下,婆婆李素云的身体渐渐恢复,如今已经能够站起身慢慢行走。刘珂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42年前,二十出头的山东姑娘宋文英为爱远嫁浏阳,开启了一段平淡而幸福的新生活;24年后,一场意外夺走了丈夫的生命,也让这个家庭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

自丈夫离世后,宋文英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悉心照料中风瘫痪的婆婆,用六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为“孝老爱亲”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

丈夫离世,她独自扛起家庭重担

2007年12月19日清晨,寒意笼罩着永安镇丰裕村。宋文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刚起床的丈夫突然感到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当时路面结冰,救护车难以快速到达,还没等到医护人员,丈夫就因突发心梗离世。

“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回忆起那个清晨,宋文英眼眶泛红。她与丈夫相识相恋后,为了爱情不远千里嫁到浏阳。婚后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丈夫做泥瓦工,她则在家操持家务。两人结婚多年,感情一直十分深厚,日子平淡却幸福。宋文英也曾想出去打些零工,帮家里分担经济压力,可丈夫心疼她,总是说:“你在家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就行,挣钱的事交给我。”谁曾想,这份体贴成了永远的回忆。

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带走了宋文英的爱人,也让这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面对失去爱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重压力,宋文英几近崩溃,但是看到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孩子,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

为了维持生计,她在村里找了份帮厨的工作,天不亮就起床,先给婆婆和孩子做好早饭,然后赶去工作的地方;中午利用休息时间赶回家做农活,临近天黑才能回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婆婆瘫痪,她十二年如一日悉心照料

2013年,更大的考验来临,年过八旬的婆婆李素云突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老人家育有两儿一女,丈夫是长子,小儿子在深圳工作,女儿已经出嫁。作为长媳,宋文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开始了贴心的陪护生活,这一守便是十二年。

每天清晨,宋文英便早早起床,为婆婆翻身、擦洗身体、更换尿垫,接着准备一日三餐。考虑到婆婆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营养,她总是变着花样烹饪可口又营养的饭菜。饭后,她还会耐心为老人进行全身按摩,帮助婆婆做康复训练。

走进老人房间,窗明几净,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异味。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现年94岁的婆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身体也渐渐恢复起来,从一开始只能躺在床上,到如今能够站起身慢慢行走。

“文英这孩子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照顾我。没有她,我不会恢复得这么好,有这么好的儿媳是我的福分。”每当提起儿媳,老人眼里总是噙着泪水。而宋文英只是笑着握住婆婆的手,温柔地说:“您养大我丈夫,我照顾您是应该的。”

一开始,宋文英远在山东的亲戚多次劝她回家乡重新生活,可一想到年迈的婆婆和孩子,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既然嫁到浏阳,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责任在这里。”宋文英坚定地说。

如今,在宋文英的努力下,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重新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虽然工作忙碌,但只要有时间就会经常回家帮忙照顾奶奶,一家人其乐融融。

宋文英的故事在永安镇“德润永安·我身边的好人”评选中被广为传颂,并获评2021年度永安好人。她的坚守不仅感动乡邻,更成为全镇弘扬孝道、培育新风的模范。

近年来,永安镇深耕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倡导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涌现了中国道德模范提名人选柳维新、湖南好人于竹溪、永安好人宋文英等众多“好人”,营造了浓厚的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风尚。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