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劳动模范何莉:以创新为刃破译经皮给药的“生命密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5-14 10:04:11
微浏阳
—分享—

04版民生深读-1.jpg

何莉在实验室内配制基质。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傍晚时分,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典制药”)研发实验室里依然亮着灯,湖南省劳动模范、九典制药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何莉正伏案记录着当天的实验数据。

在她手边,有一本厚重的灰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20个在研项目的进度表、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有些页面还做了特别标记,方便何莉快速查找。为每个项目建立“成长档案”,是何莉科研攻坚17年来养成的习惯,更是她作为制药人谨慎沉稳、一丝不苟的真实写照。

突破瓶颈

改写外用镇痛药市场格局

2008年,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专业毕业的何莉,带着“良药济世”的理想,入职九典制药,开启药品研发之路。

彼时,九典制药尚处于发展阶段,研发团队规模不大、实验条件也相对简陋,但所有的研发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开发出好的、能够造福于患者的产品。“这份研发的初心,一直深深地吸引我,也一直鞭策着我。”何莉说。

在中国,慢性疼痛的整体患病率超过20%,但治疗疼痛的口服药物通常胃肠反应大,传统中药橡胶膏有载药量小、易粘连等缺点。通过不断探索,何莉和团队敏锐捕捉到凝胶贴膏剂的革新潜力:不仅释药稳定、起效快,而且过敏率低、贴敷舒适,有望成为未来外用消炎镇痛药物的主导剂型之一。

然而,自主开发创新凝胶贴膏产品并非易事。“当时,国内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产化面临辅料短缺、设备空白等重重壁垒。”何莉以研发人特有的韧性,带领团队针对凝胶贴膏基础技术进行深度研究。

在长达十多年的研发历程里,何莉一方面尝试用国产辅料替代,另一方面尝试自主开发新辅料,攻克关键制剂技术,并反复改进生产设备,终于突破了凝胶贴膏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并实现了两个国内首仿新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酮洛芬凝胶贴膏的产业化。

“在药效一致的情况下,两款贴膏极大降低了慢性疼痛病患者的用药成本,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用药选择。”何莉介绍,2022年,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年销售额超13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销售额过10亿元的医药单品;酮洛芬凝胶贴膏也在上市仅10个月后以较优价格顺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沿着这一方向,九典制药正全力打造国内经皮给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何莉和团队也全速前进,依托公司先后建立了贴膏剂/贴剂技术平台、半固体制剂技术平台、透皮贴剂技术平台等三大经皮给药制剂技术平台,并创建了经皮给药核心技术体系,填补国内经皮给药的技术空白。

协同攻坚

攀登制剂技术新高峰

这些年,九典制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组建了400多人的高素质研发技术团队,还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型凝胶膏剂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形成了从小试研究到中试及产业化转换的完整试验平台。

作为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何莉始终保持着科研“尖兵”的冲锋姿态:从事药品研发工作17年,主持完成了30多个新药制剂的开发,涉及类别包括辅料、中药制剂、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等,其中有20多个项目实现产业化。

成绩背后,是无数个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一个创新药产品从研发立项到获批上市,需要特别长的周期,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何莉表示,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为患者提供良药”这一初心始终鞭策着她突破自我,不断创新。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何莉深知,科研不是单打独斗的行动,而是一种传承、一种接力,因而在深耕科研时,她不单注重团队协作,更通过“项目责任制”以实战来培育、锻炼新手。

在徒弟张瑜看来,师父何莉身上最令人佩服的是专业严谨与责任感的统一。“她常常手把手教新人,每周进行技术分享,也常说‘真正的突破在第100次实验后’,告诉我们不仅要修炼能力,更要磨练心境。”在何莉的言传身教下,张瑜迅速成长,很快从实验室“新手”成长为研发部技术骨干,并取得了4项发明专利。

对内,何莉是公司各项新型技术的“领航员”,对外,何莉还是行业发展“推动者”。作为长沙市科技评审(评估)专家库专家,何莉的众多专利如“一种洛索洛芬或其钠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等,为行业提供了标准化的检测与制备方法。此外,何莉主持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涵盖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药品标准修订等,在专业领域深耕,以实际行动彰显科研担当,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能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离不开公司的培养,离不开长沙市总工会、浏阳市总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在何莉看来,劳模精神是爱岗敬业的热忱,是不惧失败、持之以恒的执着,是勇于突破技术壁垒的创新担当,是以党员标准自我要求、心系患者的无私奉献,“我将铭记于心,怀着制药人的梦想继续前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