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用科技焕新传统烟花表演形式
张本祥(右)与技术人员探讨无人机焰火秀创意方案。受访者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确定方案、调试设备、策划流程……在浏阳市网间经济孵化器内,张本祥团队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场的无人机焰火秀。2023年,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张本祥看准无人机烟花表演的市场潜力,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创立湖南省浏阳航演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下称“航演科技”)。
“创业近两年,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了我们很大支持,让我们能依托烟花的独特优势,顺利迈出初创企业的关键一步。”凭借“科技+文化”的创意表达,航演科技已在省内外完成50多场无人机焰火秀,用科技为传统烟花表演注入新活力。
入驻孵化器,初创团队能更专注于技术创新
1994年出生的张本祥,大学毕业后选择南下深圳打拼,先后从事过无人机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工作。正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投身无人机烟花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怀着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浓厚兴趣,张本祥敏锐地捕捉到家乡浏阳烟花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为此,他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走访了20多家烟花燃放企业和无人机厂商,最终决定将无人机技术与传统烟花艺术相融合,焕新传统的表演形式。2023年5月4日,张本祥正式注册成立湖南省浏阳航演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和所有初创企业一样,公司面临场地租赁、资金周转、市场拓展等诸多挑战。
“多亏了政府部门的多方面帮扶,让我们在创业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张本祥感激地说。在市人社局的支持下,航演科技成功入驻浏阳市网间经济孵化器。
这个创业孵化平台不仅提供了路演大厅、共享直播间、会议室、休闲洽谈区、众创空间等现代化办公场所,更通过企业开办基础服务、项目对接开发展示服务、场地优惠、招商宣传推介、租金减免等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让初创团队能将更多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中。
“科技+文化”,探索烟花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创业近两年来,航演科技在浏阳这片创业沃土上茁壮成长。企业获得了资源供给、人才匹配等专业化服务和培训,能够心无旁骛地大力创新谋发展,迈出了初创业的关键一步。
入驻网间经济孵化器后,航演科技凭借“科技+文化”的创意理念,积极探索烟花与科技融合的新路径,致力于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盛宴,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
截至目前,企业已在省内外完成50多场无人机焰火秀表演,涵盖商业演出、域产推介、文旅景区、品牌推广等多元应用场景,业务范围覆盖贵州、广西、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6个省份,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张本祥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通过场景化、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打造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无人机焰火表演。”
在浏阳,像张本祥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新生力量。为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创业,浏阳市创新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二十条》,从政策扶持、金融助力、载体支撑、校地合作、全程陪跑、浓厚氛围等六大维度推出20条措施,着力构建具有浏阳特色的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助力更多大学生在浏阳这片热土上书写创业新篇章,为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注入新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