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婷驾驶残疾人专用车外出摆摊,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途。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4月3日,浏阳城区,百宜商贸二街人来人往。一辆残疾人专用车静静停靠在路边,车主彭小婷熟练地展开折叠桌,将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烧麦整齐地码放好,很快就打造出一个简单又温馨的街头小摊。
“您需要些什么吗?”每当有路人驻足,彭小婷都会轻声询问,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这个简单的问候背后,是她用了28年才积攒起来的勇气。
彭小婷家住集里街道禧和社区,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无法站立,鲜少外出。去年10月,在家人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驾驶残疾人专用车外出摆摊。虽然心中仍有着胆怯,但她坚定地迈出这一步,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途。
挑战自我,残疾女孩外出摆摊
下午,彭小婷的残疾人专用车准时出现在街角。春季气候多变,她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帽子、雨具、厚重衣物等一应俱全,甚至连晚饭都提前备好。每日下午两点钟出发,几乎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家,这个流动小摊承载着她对生活的期待。
谈及自己的病情,彭小婷有些感慨。10岁以前,她几乎没有出过门,在特殊学校完成学业后,为了能站起来,她做了手术、装上义肢,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康复,终于能在阳光下慢慢行走。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年纪增长、体重增加,让义肢成了摆设,她又重新封闭了自己,宅在家中坐轮椅——直到去年10月,父母鼓励她:“即便是摆个小摊,也是一种新的成长。”
“最开始我没有信心,我怎么能做得来呢?”彭小婷说,走出家人的保护圈外出摆摊,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为此,家人考虑了很多,专用车上的每一个物件,都是放在她够得到的地方,且充分考虑到东西的重量和是否顺手。每到一个地方,彭小婷要独立地将折叠桌打开、放置各类包点,有时候路面稍有坡度,就要考虑桌子的摆放;她还得面对各种意外,比如突然下雨、车子被卡等。
相对于身体上的艰难,彭小婷更需要面对融入社会、突破防线的心理挑战。最初摆摊时,她不敢直视顾客的眼睛,声音小得像蚊子一样,很多人没有留意到她的身体状况,觉得这个老板有些奇怪,总是直接离开。而有的顾客发现了她的不同,多看了她几眼,又让她惴惴不安,不知道要如何开口,更不知道如何推销自己的包点。
但怀揣着家人的关爱,以及对未来生活更美好的渴望,彭小婷不断适应着新的环境,每天进步一点点。大半年后,她虽然仍是轻声细语,但眼神已然坚定,面对顾客的询问时,她也能落落大方了。
克服障碍,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
如今,残疾人专用车已成为彭小婷的标志,百宜商贸街、大润发楼下、太悦城附近,都有她出摊的身影。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老板,上次那种包火腿肠的馒头,我家孩子很喜欢吃,我再买一袋。”一名老顾客走上来,挑选了自己想要的包点,待付账时看到摊位上又多了几种新的甜点,不由又挑了几种。
彭小婷的摊位,最开始只有简单的几款包点,家人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她挑战自我,眼见着她克服了心理障碍,甚至刮风下雨都会坚持出摊,一家人欣慰不已。彭小婷的姐姐信心十足,在美食设计上也更加用心。口味多样的包子、烧卖、馒头,还有创意的南瓜红豆卷、紫薯牛奶卷等,让顾客有了丰富的选择。
“小婷,你来了,今天阿姨给你做了好吃的。”百宜商贸二街的店铺老板王凤见彭小婷出来摆摊,端着一碗浸萝卜给她吃。王凤还主动帮彭小婷招揽生意,不一会,就引来几个街坊邻居,纷纷购买彭小婷的美食。
“出来摆摊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彭小婷说。有时候她刚停好车,就有人主动过来帮她摆桌子,很多人知道她的情况后会主动加她微信,问她在哪里摆摊,然后带着朋友们一起去照顾她的生意。
“有次天黑下雨我还没收摊,一对年迈老夫妻看见后,特意买我一袋包子,说姑娘你早些回家吧……”彭小婷感动地说。
彭小婷的眼眶有些微红,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宅在家中,这一段出摊的经历对她来说,是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体验,未来的日子也许还会有许多困难,但她已经积蓄了许多能量,会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去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