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技骨干田间“问诊”,定制除草“良方”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4-29 09:50:16
微浏阳
—分享—

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创新“供销村官”服务机制,3年精准服务20万亩次农田

04版时政镇村-3.jpg

北盛镇百塘村,张旭(左)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回访,查看杂草的防治效果。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刘孟娟

水稻生长周期中,杂草防治是决定产量与品质的核心环节。精准制定药剂配方与施药方案,能最大限度发挥防治效能,成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突破口。

为破解农田精准除草难题,2022年,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下称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创新推出“供销村官”服务机制,通过科学划分服务网格,农技骨干纷纷化身田间“诊疗师”,逐田逐户精准“把脉”,为农户量身定制科学用药方案。3年来,这项服务惠及20余万亩次农田,切实打通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护的“最后一公里”。

180亩稻田精准施治,农技服务“送诊”到田间

春耕时节,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副总经理张旭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穿梭在田野间,帮助农户解决除草难题。

关口街道溪江村的种粮大户陈第辉今年承包了180亩稻田,前期因天气原因耽误了最佳除草时机,导致田间杂草疯长,心急如焚的他第一时间向市供销社农资公司求助。

04版时政镇村-4.jpg

关口街道溪江村,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为稻田精准施药。

4月28日下午,张旭带领两名农技骨干来到溪江村,直奔陈第辉的稻田。“当前田里主要是稗草、千金子和阔叶杂草等,草龄普遍处于三叶期,正是防治的关键节点。”张旭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耐心讲解,“我们马上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精准的除草方案。”

农技人员随即按照方案精准调配农药,随着植保无人机的嗡嗡轰鸣声,细密的药雾掠过嫩绿的禾苗,均匀喷洒在稻田间。

“用药后第3天要回水,保持3到5厘米的浅水层,千万别让水淹过秧心。”张旭用手比划出高度,反复叮嘱陈第辉,“水层得稳保5到7天才能彻底发挥药效,操作时注意均匀喷洒,避免出现重喷、漏喷的情况,要是赶上降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以前我们用药全靠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不仅省时省力,更让我们对丰收充满信心!”陈第辉感慨道。

700亩农田回访跟踪,构建立体管护网络

完成陈第辉的除草服务后,顾不上休息,张旭和同事立即赶往北盛镇百塘村。种粮大户孙合的700余亩农田三天前刚完成药剂喷洒,现在正是观察效果的关键期。

“回访是服务闭环的关键环节。”张旭解释道,“配置的药剂是否起效、后期是否出现不稳定因素等,都得通过实地查看才能得出结论,所有农业服务我们都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只要农户一个电话,不管是技术咨询,还是应急问题,农技人员都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到达百塘村时,孙合早已在田埂边等候,“药效正好,田里的稗草蔫得差不多了!”他随手拔起一株杂草,只见茎秆中心焦黑,轻轻一折便应声而断。

经过仔细检查,张旭确认防治效果良好:“杂草叶片卷曲,部分植株呈现脱水状,再等3到5天,这些杂草就会变黄枯萎。”

孙合告诉记者,这已是他第三年同市供销社农资公司合作,“真是找对了帮手,700多亩地全靠他们专业指导,以前光是人工除草就要忙半个月,现在有无人机精准作业和专家指导,省心又高效。”

完成回访任务后,返程途中张旭的电话依然响个不停,有咨询杂草防治新问题的,也有预约技术指导的。“每天接几十个电话是常态,但只要农户遇到难题能想到我们,再忙也值得。”张旭说。

自2022年实施“供销村官”服务机制以来,市供销社农资公司的“一站式”农技服务凭借专业性和定制化迅速赢得农户信赖,既帮助农民解决了科学用药难题,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三年来,公司的服务网络持续延伸,累计覆盖全市20余万亩次农田,成为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坚实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