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针一线“定制”美丽人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4-15 10:03:19
微浏阳
—分享—

从家庭主妇到新中式服饰匠人

一针一线“定制”美丽人生

06版民生街坊-1.png

2016年,离开职场5年的何可开了一家服装定制店,用一针一线“定制”美丽人生。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4月13日,阳光明媚,何可坐在工作台旁,专心致志做手工。她将绳带轻挂在食指上,绕一圈,拇指轻压,短的一头从下方穿出……行云流水的动作间,一枚精致的旗袍盘扣跃然眼前。

出生于1972年的何可,曾是一名家庭主妇。44岁时,她勇敢迈出了再创业的步伐,创办了一家服装定制店。从锅碗瓢盆中走出来,她重拾裁艺,刻苦钻研计算机运用、电脑制版、3D试衣等新技术,深入探索服装文化、美学文化,紧跟时代潮流,用一针一线“定制”美丽人生。

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新中式风格最受欢迎

何可的小店位于淮川街道联城社区翠园路,名叫“蔷薇定制”。店内布局规整有序,划分为服饰展示区、设计打板区和裁剪缝制区。何可擅长定制新中式服装,改良旗袍、宋锦棉服、唐风汉服等,专为追求品质与个性的中高端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春日阳光如缝纫机的针脚在窗檐缓缓移动,何可沉浸在制作一款旗袍的工作中。为了契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满足穿着的便利性,她巧妙地将旗袍进行了改良。她的巧思赋予了这些旗袍新的生命力,保留旗袍的精髓元素,从裁剪、刮浆、缝线,到盘扣、镶滚边饰、立领右衽,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钻研的精神。

盘扣的制作尤为考究。先将面料斜裁成细长条,经过缝制、翻面、铜丝定型等步骤,再依据事先绘制好的花样盘绕固定;中间的花蕊则是裁剪出比指甲盖还小的面料,包裹上棉花团后一点点捏制出来,用最细的绣花针缝制固定,每个针脚间距都恰到好处;最后在绳带末尾处用同色珠子进行装饰。

整个盘扣小巧又精致,顾客在一旁啧啧称奇。为了提升服装的整体效果,何可还会根据服饰的风格制作同款的帽子、领带领结、胸针、手提包等配饰。

“最小巧的要数同款服饰的耳饰了。”何可笑着说。她用同款面料制作出精致的花朵、水果或小动物样式的耳坠,将其固定在白银耳钩上,这种设计很受女士青睐。

目前,何可的客户群体除了有特殊体型需求的顾客外,其余大多是高端定制的客户。“新中式风格的服饰是一种流行趋势。”在广州工作的黎老师就是何可的忠实粉丝之一,每年寒暑假回浏阳时都会来到何可的店里定制衣服,一次定制四五套。

追逐梦想

打破樊笼,家庭主妇的华丽蜕变

在缝纫机的嗡鸣声中,时光悄然流转。何可每天清晨八点准时开门营业,直至晚上九点才关门歇业。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事业上,享受着这份充实与满足。

“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何可感慨地说。其实,从21岁开始,她就经营着自己的裁缝店,直到2011年,她为家庭成为一名专职家庭主妇。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让她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渐渐地,与朋友的交流变少了,她似乎也与社会的喧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偶尔从锅碗瓢盆中抬起头来,她看着窗外发呆,想起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仍旧渴望飞翔。

“妈妈,人要为自己而活。”2016年,儿子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她萌生了重新开店的念头。彼时,她的侄女从服装设计学院学成回来,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开一家服装定制店——因为传统裁缝店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只有新的形式才能跟上社会。然而,离开职场5年的何可,既看不懂专业的设计图,也难以理解客户新的审美需求,没多久侄女也有了新的发展规划,何可只能一个人守着店发愁。

儿子再次为她鼓劲:“妈妈坚持下去!只要重新学习,就没什么好怕的。”

是啊!想要追梦,就要付诸行动,不跑起来怎么行?何可坚定了想法,从此一边开店一边自学。这几年,她先是学习怎么使用电脑、智能设备,引用专业的3D试衣等技术;每年八九月份行业淡季时自费前往成都,学习行业最前沿的电脑打版、服装文化、审美潮流等知识。闲暇时,她买了大量网络课程,学习传统服饰新时代的发展,几乎废寝忘食。连她丈夫都调侃说:“早也听,晚也听,我都要成业余师傅了。”

知识的积累让何可眼中重燃自信的光芒,她不仅成功走稳了服装定制这条路,更拥有了大量属于自己的客户群,很多老顾客甚至主动帮她做宣传。何可还学会了网络直播,打造了小店的专属购衣系统,与顾客的互动也越来越有新意。

如今,当晨曦漫过浏阳河,小店招牌总映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何可依然保持着熨烫绸缎的习惯,在蒸汽升腾的绸缎上,那些曾被岁月折叠的梦想,正随着针脚的延伸,在新时代的经纬中绽放出新的华彩。

新闻链接

裁云剪水间,匠心永流传

何可的母亲是一名传统的乡间裁缝,记忆中,母亲总是坐在缝纫机旁,一针一线地为家人缝制衣物。这份日常的温暖,让何可对裁缝这份职业有着深厚的情感。

在那个年代,裁缝是一份备受尊敬的职业。每到年前,师傅们便会推着工具箱,穿梭于各家各户之间,为人们量身定制服装。一些讲究的人家,更是四季都离不开裁缝的精心打造。当时的裁缝,不仅经济收入可观,社会地位也相当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裁缝行业逐渐没落。

“时代在变,但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改变。”何可说,如今,人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大多来自工业化生产,但好的手艺、裁缝的匠心传承依旧历久弥新,备受人追捧。何可还记得,以前家里最喜欢收集时装杂志,母亲照着上面的样子剪裁,穿一身这样的衣裳,简直时尚极了。在她看来,裁缝就是追求美好的代表,他们不仅手艺精湛,更心思细腻,紧跟时代潮流,洞悉各色人等的心思,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要在新时代的裁缝行业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何可深知这一点,这也是她选择中高端定制发展方向的原因。

未来,她希望自己的定制店能够越做越大,不仅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更能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她相信,只要情怀不变,匠心不变,初心不改,脚下就会有路。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