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评论员
4月7日,浏阳召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任务。
当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产业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正在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的浏阳,更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抢抓政策机遇,努力立德树人,不断为新业态、新经济、新发展输送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农人,为县域发展提供新动能。
融入发展大局,是职业教育的方向。今天,浏阳的产业版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花炮产业走向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园区经济释放出无限创新活力。在“两个中心”的经济版图中,在长株潭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大量技能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成为必需。改变传统教育思维,打破现有地域局囿,构建覆盖智能制造、文旅集群、现代服务、数字农业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我们推动浏阳创新发展,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光荣任务。
提升职教水平,是职业教育的根基。人才的成长事关国家的未来,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事关大量技能型人才涌现的职业教育,其水平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储备、创新能力及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结合浏阳社会发展的特点,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在目标上坚持“特色立校、差异发展”,在管理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高水平的办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让高水平的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浏阳。
推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机。很早以前,我们的职业学校就认识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这些探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局限在顶岗实习层面,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走过场式的合作是一次性的,对其人才队伍成长意义不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知识同实习岗位存在一定距离,跟以后的就业更是相去甚远。破解校企“分头干事,浅层合作”模式,需要推动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对接企业需要,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优化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服务,不断提高职校学生就业率。
产业需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要着力在这三者间建立起目标一致、机制畅通、资源共享的互相成就体系。政府调度、企业参与、学校发力,才能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链深度嵌入到产业链中,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在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当下,推动浏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正当其时!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