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向第一面军旗报到,从光辉起点再出发
走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光辉起点”红旗雕塑巍然矗立。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000多万人次。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建设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彪炳史册。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在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成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为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1974年正式开放,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000多万人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资源有深度
铸就国防教育之基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主要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杨勇故居、历史陈列馆、积谷仓、红旅营、民兵训练基地等红色景观景点。这片总占地150亩的土地上,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无不诉说着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作为全国唯一完整展陈秋收起义全过程的综合性纪念馆,近年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将旧址遗迹打造为国防教育“教室”、将文物史料转化为国防教育“教材”,持续提升教育效果,有效促进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前坪,矗立着一座标志性雕塑。雕塑的背景是一面旗帜,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两只巨手屹立中央:一只紧握枪杆向上,代表“枪杆子里出政权”;另一只高举燃烧的火炬,代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雕塑以艺术化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中国革命从探索到胜利的艰辛历程,成为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丰碑。
在历史陈列馆,“光辉起点”主题展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该展览由“序厅、高举新旗帜、开辟新道路、创建新军队、苦难辉煌”五个部分组成,以“一场危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支军队、一部史诗”为主线布局,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现代技术,展出了251张照片、33件珍贵文物和23份文献,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充分展现了秋收起义的红色文化底蕴,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之旅。
该馆坚持展陈与时俱进,近年来共进行了四次改陈布展,不断充实展陈内容。“光辉起点”主题展览先后获评“庆祝建军九十周年、抗战全面爆发八十周年”全国十大主题展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同时,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先后举办“铁马从容杀敌回——秋收起义革命文物(武器类别)临时展览”“杨勇将军生平图片临时展览”等,进一步弘扬了革命精神。
活动有亮度
激发爱国强军之魂
2024年9月6日,浏阳市2024年下半年征兵役前教育暨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举行。200余名预定新兵通过拉歌、红色教育思政课和参观等形式,以“向第一面军旗报到,从光辉起点再出发”为主题,开启了他们的军旅生涯。
新年开训、役前教育、整组点验……近年来,市人武部充分利用这一重要阵地,以国防教育激发中国梦、强军梦,通过深刻的思想共鸣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中。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近年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不断夯实国防教育资源保护举措,完善国防教育软硬件设施,举办了众多形式新颖的国防教育宣教活动。
走红军路、扛红军枪、爬红军坡、唱红军歌、吃红米饭……每年,湘赣边数十万青少年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参加由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精心打造的“五红”国防体验活动,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洗礼。
通过积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该馆目前已与58家单位共建国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超过10万名学生走进“红旅营”,通过参观军事武器、体验行军生活、聆听特色课程、参与“小小国防员”培训等活动,接受国防教育熏陶;同时,每年还有2万余名民兵、军事院校学生以及公检法系统警察等走进民兵训练基地,开展军事实操演练、学习国防理论知识、参观国防主题展览等活动,形成了覆盖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体系,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强军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始终牢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殷殷嘱托,精心打造“秋收起义国防大讲堂”,推出16堂核心课程,内容涵盖秋收起义历史、革命精神解读、国防知识普及等多个方面,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与参观者共同探讨秋收起义的革命精神,增强参观者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每年“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纪念馆都会精心策划并举办以秋收起义军事题材为主题的临时展览,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展览,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资料、场景还原等形式,生动再现秋收起义的光辉历程,展现人民军队的辉煌成就,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参观者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传播有广度
凝聚全民拥军之力
薪火相传,赓续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每逢秋收起义周年庆,纪念馆都会开展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活动,如秋收起义70周年承办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演出、秋收起义80周年承办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秋收起义90周年承办中俄红色文化交流节。
“2027年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和秋收起义100周年,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陈国强表示,纪念馆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提质升级工程,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党史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凝聚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作出更大贡献。
浏阳这片红色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从这里走出了胡耀邦、王震等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宋任穷、杨勇等30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诞生了寻淮洲、李白两位“双百人物”,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转兵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丰富的红色资源,珍贵的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传承,更是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强军以铸魂为先,固国以教民为要。近年来,浏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厚植爱国情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协同高效的全民国防教育机制,军地一体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走心,逐步建立起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让红色旗帜在湘东大地高高飘扬。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