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化殡葬改革 共筑文明新风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3-27 09:31:54
微浏阳
—分享—

——市民政局局长熊宜武就殡葬改革宣传月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殡葬工作是民生大事,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浏阳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全面推进文明殡葬、绿色殡葬、惠民殡葬,全市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今年4月是浏阳市殡葬改革宣传月,今年的活动重点是什么?目前我市殡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殡改工作?对此,市民政局局长熊宜武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浏阳日报:今年殡葬改革宣传月的主题和重点是什么?

熊宜武: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移风易俗文明殡葬”。重点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政策法规;二是宣传文明治丧祭扫,倡导厚养薄葬、节俭治丧等新风尚,推广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网络祭祀、写心灵家书等低碳文明、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三是大力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四是全面普及殡葬服务信息。市民朋友如有需要,可拨打殡葬服务专线96321。

浏阳日报:本次殡葬改革宣传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熊宜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们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强化公益服务”目标,进一步宣传殡葬惠民政策措施,推进殡葬服务便民化、公益化改革,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推动移风易俗与社会和谐发展。

浏阳日报:目前我市殡改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

熊宜武:自2019年9月以来,我市遗体火化率实现了100%,殡葬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丧葬观念明显转变,文明节俭治丧的新风尚逐步形成。在惠民政策方面,市政府持续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入,为浏阳市户籍居民和部分符合条件的非长沙市户籍居民提供8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具体包括遗体接运(非殡仪馆的专用车辆接运遗体,城区违规搭棚治丧的除外)、抬运、火化、消毒、普通卫生纸棺、普通骨灰盒、遗体冷藏(在殡仪馆)、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切实降低了群众的治丧成本,使殡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民。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殡葬改革作为一项移风易俗的长期性社会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虽然现代殡葬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但传统殡葬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部分群众对节地生态安葬等新型殡葬方式接受程度不高,修水泥墓、“活人墓”现象屡禁不止;城区临街搭棚治丧现象时有出现;农村乱埋乱葬、大操大办丧事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农村公益性公墓入葬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我市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

浏阳日报: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熊宜武: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着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殡葬管理和改革工作体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改革有序推进。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出台系列惠民政策,包括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办法等,改扩建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等一批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镇村干部上户宣传、党员带头签订殡葬改革承诺书等举措,让殡改政策家喻户晓,重点宣传“厚养薄葬”理念,引导广大群众革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四是规范行业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殡葬市场健康发展。五是推进专项治理。对“三沿六区”〔即沿铁路、国(省)道、主要河道两侧,以及城镇建成(规划)区、风景名胜区、文化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农田保护区〕的乱葬坟墓进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违规修建水泥墓、“活人墓”行为。六是落实惠民政策。切实做好8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节地生态安葬可获得1000—5000元政府奖励)。

浏阳日报:殡葬改革对社会和民众有哪些积极影响?

熊宜武:殡葬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生态效益显著,通过全面推行火葬和生态安葬等方式,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第二,民生福祉提升。通过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实行惠民政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第三,文明新风形成。殡葬改革有利于文明进步和生态环保,推动社会形成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浏阳日报:我市当前殡改工作主要依据的政策和规定是什么?

熊宜武:我市殡葬改革工作严格遵循以下国家及地方性政策法规,一是国务院出台的《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本)(国务院令第628号),二是湖南省出台的《湖南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三是长沙市出台的《长沙市殡葬管理条例》〔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年第11号)〕。

浏阳日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您对群众在清明祭扫时有什么建议?

熊宜武: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的重要时节。为确保祭扫活动平安有序,使广大群众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具有纪念意义的清明节,我向广大市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科学安排。清明期间,请提前规划祭扫路线、合理安排时间,避开祭扫高峰期,择时错峰祭扫,保证出行安全。二是环保祭祀。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保持美丽干净、空气清爽的环境;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户外祭扫不带火种入园、不点香、不烧烛,不摆放不易降解祭物,不损坏林木和公物。三是文明祭扫。倡导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祭扫、踏青遥祭、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方式开展祭扫活动;倡导厚养薄葬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孝敬,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不借丧葬活动之机摆阔气、讲排场,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

浏阳日报:对于接下来的殡改工作,民政部门有哪些规划?

熊宜武: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和文明祭扫等新型殡葬方式,推动形成文明、绿色、生态的殡葬新风尚;加强殡葬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殡葬市场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殡葬工作将更加人性化、规范化、现代化。

记者潘雅静潘舒敏整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