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潘舒敏)“马上就到春耕备耕期了,村里有了大棚,今年育秧方便多了。”看着新建的育秧大棚,淳口镇农大村的种粮大户朱兴仁连声赞叹。
往年一到水稻育秧期,朱兴仁就有些头疼,由于承包的田地较为分散,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市人大代表,农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小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向上级部门争项目争资金,在村里新建了一座集中育秧大棚,解决了种粮农户的育秧难题。
“村民反映的问题,我都会及时协调解决;村级解决不了的,再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王小红常常走村入户,与村民们拉家常、听民声、访民情。去年,他在走访时发现,连接农大村渔场组和高田村慕家冲的县道X122因年久失修,路面受损严重,给周边村民和企业工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根据实际调研情况,王小红撰写并提交了《关于维修农大村渔场组至高田村慕家冲公路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随后,该项目被纳入2024年重要经济干线提质改造计划。目前,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一直是王小红关注的重点。他先后提出了关于道路路灯维修、污水处理、美丽屋场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社情民意十余条,其中多项建议被采纳并落实,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
在基层治理方面,王小红充分发挥自己基层治理经验丰富和群众基础好的优势,牵头成立了农大村“和事佬”工作室,通过“值班坐诊”“敲门问诊”“集体会诊”的“三诊”模式,有效化解群众矛盾,每年调解村中矛盾30条以上,实现了“微事不出邻、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
“有困难找王代表,他总能帮我们解决!”村民纷纷称赞不已。对此,王小红表示,他将继续扎根基层,倾听民声,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