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8位委员作大会发言
2月17日,政协浏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欧阳予倩大剧院开幕。8位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提出了许多助推浏阳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金点子和好建议。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整理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民革浏阳市工委袁波
规范涉企检查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建议:
理清检查事项,明晰部门职责。依法确认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事项、程序。相关部门严格梳理本领域现有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并动态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各监管部门力量,避免重复、多头检查。
优化工作方法,规范检查行为。严格控制范围、内容和时限,杜绝全覆盖、无差别检查。统筹“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多实施柔性执法。
加强数字赋能,促进协作配合。加快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留痕工作,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线上办案、线上审批。破解数据壁垒,及时、全面归集行政检查执法数据。
构建多元格局,形成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检查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共享机制及行政检查责任追究、尽职免责机制,形成“无事不扰、柔性执法、审慎处罚、执法必督”的涉企执法和执法监督格局。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致公党浏阳市工委、医卫工作组周志勇
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关乎老年群体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建议:
优化配套政策,激发行业活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与规范,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发展专业老年照护社会组织。
坚持多元参与,构建服务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强化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平台功能,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社区照护服务能力,强化家庭照护支持。
扩大优质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变,探索老年健康管理新模式。发展老年心理关怀服务,推动安宁疗护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
建强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提高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强老年照护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盘活存量商业地产,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工商联工作组、湘赣边商贸服务实践站罗鹏
为进一步盘活存量商业地产,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实体商业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建议:
加大招商力度,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对全市闲置商业地产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摸底,引导建立多层次、差异化商业体系。积极引入新业态、总部经济,盘活闲置商业资产。
出台优惠政策,让商业投资热起来。对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进行扶持,对商改住、商业用电转住宅用电等进行奖补,降低商业地产运营成本。引导传统业态改造提升,加快农村传统商业网点改造。
丰富商贸体验,让消费氛围火起来。在各大商圈精心策划、举办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等主题活动,持续做好焰火IP与商业消费的融合文章,拓展“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加快存量商业地产去化速度。
强化政务保障,让服务环境优起来。主动排忧解难,灵活精准施策,提升消费信心,加快建设一流、放心、安心的高品质消费环境。
凝聚在外贤达力量,搭建情感交流纽带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张民局
为激发浏阳籍在外贤达人士关爱家乡、反哺家乡、回报家乡的热情,建议:
建立“三项机制”,让在外贤达人士与家乡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信息采集机制,对全市各领域在外优秀人才建立信息库;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切实帮助其消除后顾之忧;建立互动交流机制,组建家乡发展顾问团。
举办“三大活动”,让在外贤达人士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当中。每年举办一次“乡贤座谈会”,为全市发展建言献策;定期开展“情系浏阳”拜访活动,争取对浏阳发展的鼎力支持;每年开展一次“乡情‘浏’动之星”评选活动,鼓励为家乡代言宣传、牵线搭桥、献计献策。
开展“三个关怀”,让在外贤达人士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一季一次短信联系,向在外贤达人士表达家乡的关怀;一年一次家属慰问,把家乡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在外贤达人士的心坎上;一年一封家书问候,实现在外贤达人士和家乡的双向奔赴。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步伐,深化“千万工程”浏阳实践
农业工作组、产业富民实践站邹丽丽
为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扩大乡村振兴成果,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面貌,致力形成“千万工程”浏阳实践,建议:
突出建管品位,实现“三个转变”。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力争将每一个村庄都建成精品村庄;从重建设向重管护转变,实现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常驻”;从重面子向重里子转变,把文化作为村庄的亮丽名片,为和美乡村添上点睛之笔。
突出产业特色,做好“三篇文章”。打造“一村一品”,挖掘产业优势,打造品牌农业;做优“一村一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研学、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业”,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突出运营模式,把握“三个关键”。要有运营思维,拓宽营收渠道,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用好运营人才,探索形成乡村建设共同体;盘活运营资产,真正让“沉睡资源”变为“源头活水”,让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以创新招商之“为”,蓄产业升级之“势”
经开区工作组、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实践站、“现代工匠”培育实践站黄志鹏
在新形势下,为更加精准、有效、科学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议:
明确战略导向,由项目招引向产业培育转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找准产业发力方向、保持产业培育定力,健全招商引资决策和评价机制,对照“4×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耕产业细分领域,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
优化策略布局,由要素供给向生态构建转变。用好资本招商“关键一招”、打造产业政策“核心引擎”、强化产业平台“坚实支撑”,健全层次化基金体系,建立科学考核激励机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业务交流平台。
提升执行效率,由局部突破向全面深化转变。聚焦“招进来、落下去、服务好”三个关键问题,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过程服务管理;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意识,浓厚全员招商氛围;提高招商团队的专业素养,打造复合型招商人才队伍。
破解花炮发展难题,打造千亿富民产业
花炮行业转型升级实践站邱建
为将浏阳花炮这个千年产业传承好、延续好、发展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推动产业链规模向千亿跃升,建议:
引导企业差异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引导规模企业持续做优做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独角兽、领头羊和风向标。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科学应对变量因素,持续夯实安全基础。转变安全监管理念,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监管网络。着力提高企业安全员的能力素养。
筑稳筑牢发展基石,做优做强产业链条。以打造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为契机,推动花炮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持续擦亮文化名片。品牌方面,成立浏阳花炮打假维权机构,实施浏阳花炮品牌出海专项行动;文旅方面,依托天空剧院打造大型沉浸式节目,同时对外输出这种模式,持续擦亮浏阳花炮IP。
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柏加镇工作组阳鹏
为落实《关于推动浏阳西区六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花木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西区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打造农林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地校合作,引进企业总部、科创型企业研发总部,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重点实验室,打造浏阳版“松山湖园区”。
打造花木全产业链展销示范区。招引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初创型企业入驻浏阳国际花木城,建设一座高标准花木展销馆和现代化花木专项物流园。
打造绿心地区“两山”转化示范区。以南横线产业经济带为核心,优先打造50个以上“庭院经济”展示点;以浏阳河沿线为轴,打造浏阳河生态山水风光带。
打造长株潭一体化融城示范区。依托浏阳河职教园(产教融合示范区),加大花木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养;结合花木产业优势资源,打造集生态文化与产业功能于一体的长株潭“隐世桃源”高端度假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