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生
14岁背竹筒枪参加革命成全军“政治工作模范”
牺牲地江苏句容为了纪念他,用他名字命名一个村、一条路和一座陵园
8月29日,浏阳烈士纪念馆,肖茶陵夫妇向孙辈讲述肖国生烈士的事迹。记者刘志光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龙章平胡敏刘志光
8月29日,浏阳烈士纪念馆展厅,69岁的肖茶陵看着关于大伯肖国生烈士的陈列和介绍,思绪良多。1939年3月,日军对苏南地区发动报复性“扫荡”,时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的肖国生为掩护部队突围壮烈牺牲,年仅23岁。噩耗传来,周恩来写下悼文:“他的死,代表了新四军高级干部奋斗牺牲的领导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奋斗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80多年过去,肖国生的精神依旧“光辉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14岁背竹筒枪参加革命在茅山创建抗日根据地
肖国生(又作萧国生),1916年5月出生在淳口镇杨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家中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尽管家庭贫困,但父亲节衣缩食,把他送到进善初小读书,其间他深受老师萧伦吹的进步思想影响。
1930年,肖国生背起简易的竹筒枪,参加了赤卫师。“伯父自从14岁离家参加革命,一生都没有回来过。”肖茶陵抚摸着陈列柜的玻璃感慨地说,当时革命进入低潮,反动派以“回家自首,一律不杀”进行诱骗,部分群众也劝说其回去。但肖国生坚毅地回答:“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吃番薯、吃草根、吃树叶,也不会离开革命队伍!”
1933年,肖国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肖国生在战斗中左腿中弹负伤。由于行动不便,他没有参加红军主力长征,同年调任少共湘鄂赣西北特委宣传部长。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地方党组织发出“老兵归队”的号召,肖国生毫不犹豫地重返部队,回到红十六师担任政治部宣传科长,随后投身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1月,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肖国生担任一支队一团宣传股长。2月,肖国生告别新婚妻子,随部队向华中敌后挺进,不久调任二团政治处主任。6月,他随陈毅司令员及部队抵达苏南,以茅山为中心创建抗日根据地。
他是全军“政治工作模范”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里,珍藏的32件遗物和10多本史料静静地诉说着肖国生的壮志豪情。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周再兴十分敬仰肖国生烈士,对其在苏南的战斗经历如数家珍。他介绍,面对陌生的作战环境,战士们忐忑不安、顾虑重重。肖国生深入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战斗,用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了大家的顾虑,成为大家信赖的知心人。
1939年2月,在新四军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上,肖国生被一致推举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
1939年3月7日凌晨,连续遭新四军痛击的日军纠集2000多名步骑兵和3000多名伪军,分两路向移驻在上会、下会地区的新四军一支队二团进行围堵“扫荡”。
左腿有旧伤的肖国生把所带的文件及印章交给准备突围的同志,自己留下来担任掩护。战斗从黎明打到黄昏,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最后的突围中,肖国生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听到肖国生牺牲的消息,陈毅司令员悲从中来,亲撰悼文写道:“……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战英雄肖国生的死去,都在准备着向敌寇复仇……”
英雄忠骨埋他乡国生村两代人为其守墓
少小离家,埋骨他乡。肖国生烈士是家人的骄傲,也是亲属的遗憾。
“我们2005年才找到伯父的墓地在江苏句容白兔镇。”肖茶陵回忆,他的弟弟肖渐光在南京出差时获知了消息。他当即乘车到株洲,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抵南京,转镇江,到句容。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陈列着肖国生烈士的遗物。
“村民听说肖国生烈士的后人来了,纷纷奔走相告。”肖茶陵说,当地村民很激动,和他们握手、拥抱,流下热泪。
他清楚记得,有一位叫郑扬龙的党员,一直为肖国生和其余57名烈士守墓。“老郑逝世后,原国生村党支部书记郑龙保接了班,成为第二代守墓人。”
说到这里,肖茶陵的音调提高了几分。当地政府和群众十分敬重肖国生烈士,他牺牲地所在的村庄1958年改名为“国生村”(现并入上荣村),村里有一条路叫“国生路”,还建成了肖国生烈士陵园。
当地村干部介绍,好多人都是听着肖国生烈士的故事长大的。“每年清明时节,前来祭扫的党员群众、师生的队伍经常排到一两公里长。”
今年清明节,当地又举行了纪念活动,肖茶陵应邀参加。肖茶陵说,女儿女婿和两个孙辈特意请了假,一家人都去扫墓,并参观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当地对伯父的尊崇和铭记,让我们十分感动。我们也将学习伯父爱国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传承好红色家风。”
“肖国生烈士是我们村的骄傲。”杨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敏生介绍,村上在杨柳家风馆特别设置了“国生红色书屋”,展陈了肖国生烈士的光辉事迹,希望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烈士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致敬词·肖国生
14岁,身扛一杆竹筒枪,从浏阳出发,您就再也没回来过。奔赴万里山河,23岁的生命,就此定格永恒!肖国生烈士,您“吃了秤砣铁了心跟党走”,初心如磐。转战苏南,开辟茅山根据地;舍身突围,壮烈牺牲他乡。
肖国生烈士,您是百姓爱戴的新四军将领,是战士信赖的政工模范,是无惧牺牲的抗战英雄!
如今,您出生的浏阳杨柳冲,一片欣欣向荣;如今,您牺牲的句容国生村,皆是物阜民丰。
国难当头,少年从军甘洒英雄血;生民系念,千里转战映照赤子心。盛世如愿,红色永传,向您致敬!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