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老杨爱打羽毛球,挥拍一小时不歇气
挥拍15年,用热爱对抗岁月
市体育运动中心羽毛球馆内,69岁的杨建国身姿矫健,正专注地挥拍接球。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实习生罗姣
挑、钩、吊、劈……8月13日上午8时40分,在市体育运动中心羽毛球馆,一个矫健的身影引人注目——69岁的杨建国正与球友隔网对攻。他身穿黑色T恤、白色运动鞋,双目炯炯有神,倍儿精神,扣杀时衣角带风,救球时步伐敏捷,若不是两鬓斑白,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对杨建国来说,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的方式很简单——打羽毛球。“一天不打球,全身不舒服。”这句带着玩笑的话,成了他15年球龄的真实写照。
快乐运动,球场上的“银发教练”
“快来,我们先打一会儿球!”刚从球场上下来,杨建国擦了一把汗,又热情地将记者拉上球场,说先打会儿球再聊。
球场上的杨建国神采奕奕,面对羽毛球新手的记者很友好。只见他手腕轻抖,羽毛球像装了导航般精准落在记者拍前,边打还边鼓励,“这个球打得好!”“不错不错,再来!”
半小时后,记者已经气喘吁吁,杨建国依旧气息平稳,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随后,他又应同伴之邀加入了双打队伍进行挑战赛,1个多小时里,只见杨建国都不用歇气,反而越打越有干劲。
运动结束后,他多次鼓励记者要坚持打下去,还热情地邀请:“羽毛球很有趣,你要想打球随时来找我,我陪你练!”
这位热情的“羽毛球运动推广官”说,羽毛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自己长久坚持下来,练得“眼明手快”,视觉灵敏度和身体的反应能力等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耳不鸣眼不花,而且羽毛球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肌肉、关节等的锻炼都很充分。
“杨叔很热情,指导人也很有耐心。”球友小周远远跑来说,去年暑假他还是个接球手忙脚乱的新手,杨建国发现后主动陪练:先是定点喂球,再教步法移动,最后连比赛战术都倾囊相授,“真是要谢谢杨叔,他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感动,佩服他的坚持不懈和乐于助人。”
“老杨,再来玩会儿吗?”……采访时,不时有路过的球友和杨建国打招呼。
“人缘好,毕竟在这里打球有很多年了。”杨建国介绍,市体育运动中心的羽毛球馆多年来实行免费及低收费开放,他便和球友们天天在这里打球。不仅如此,像小周这样的“徒弟”他都有不少,“说不上教,就是切磋,图个热闹,大家健康我就高兴,况且打球还让我交到了许多朋友,我也很享受过程。”
54岁拿起球拍,意外打开新世界
“不知道吧,以前我也不爱运动。”杨建国曾是一名运输公司职工,年轻时因为工作忙,少有运动。直到50多岁工作轻松起来,爱好不多的他便宅在家看电视,“长久下来,不是感觉腰酸就是背痛,精神不好,人也不舒坦,我觉得这不行啊!”
在尝试爬山后,54岁左右的杨建国偶然体验了羽毛球运动。原本只是想给年纪渐长的自己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没想到拿起球拍后就放不下了,也就此改变了他的晚年生活。
“第一次可打不好,没体力,跟不上啊!”回忆初学场景,杨建国笑得眼角的皱纹堆叠起来。没有运动基础,而且入门晚、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杨建国很多技术动作不得要领,刚开始打得十分吃力。他也没有气馁,邀着球友慢慢练,挥拍、跳跃、扣杀……羽毛球逐渐成为了他的爱好。
熟练之后,杨建国开始琢磨如何进步,他仔细观察其他人的动作要领,揣摩他们如何打出漂亮的球,然后有意识地去模仿、去练习。
这种“笨功夫”渐渐显效。从接不到球到能打众多回合,再到与高手们对决,他感觉非常好,其进步也让球友们惊叹。
前几年,杨建国还经常参加市级业余羽毛球比赛,如今不参赛了,但运动的习惯没有变。每天上午8点半到10点,他都会出现在羽毛球场。“只要一天不打球,我就全身不舒服。”杨建国说,不只是风雨无阻,几乎是“全年无休”,甚至在大年初一,他也要去打一下球才能过瘾。68岁的周建林竖起大拇指:“我们有个微信群,大家会约球,老杨基本天天来。”
“很佩服,这样的频率对于他来说,很不容易。”羽毛球爱好者张先生也说,老杨是群里年龄最大的,大家相识多年,老杨为人真诚豁达,他对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只要能跑动能玩儿,就不会放弃
运动间隙,杨建国撸起袖管展示肌肉线条分明的手臂。常年保持65公斤的体重、堪比年轻人的骨密度数据,是他最骄傲的“成绩单”。更让他得意的是体检时医生的话语,“医生说,我这韧带状态,说是50岁都有人信!”
不仅如此,杨建国的体力也很不错。打完球后,他又带着记者来到健身器材区,在漫步机上,他不用握扶手,双脚踩踏板上便能靠腿部力量平稳地进行前后摆动;云梯上,他攀爬、悬挂动作灵活……“平板支撑我一次都能坚持10分钟呢。”杨建国分享,之前一次他做平板支撑时,一个116斤的同伴趴在了他身上,他都坚持撑了1分钟。
年近七旬,还保持着较大的运动量,家人会不会反对?“都很支持。”不过,让杨建国感到遗憾的是,他带了很多“徒弟”,却没有带动家人加入进羽毛球的圈子,好在他很乐观,“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健康快乐了,不给他们添加负担就是好事情。”
作为老年人,谈到运动安全的经验,他表示:“我是根据身体情况来的,毕竟身体安全还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量力而行。”
现在,杨建国作息规律:早上7点多起床,在家做一个多小时的拉伸、俯卧撑、平板支撑等,吃过早餐后,上午雷打不动去打羽毛球,下午去游泳……这样的生活节奏他已坚持十多年,每天都过得很充足。
他已把运动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体好,有球打,能出去跟球友们交流,这就是我觉得幸福的事。”杨建国说,球场没有年龄界限,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他将继续与羽毛球为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