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街道长兴社区依托老年学校和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动“养教结合”
爱晚老年学校学员走进社区老人家中,表演扇子舞等节目,为老人送上欢乐与陪伴。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老姐姐,你也舞起来!”8月7日,关口街道长兴社区德政园小区,八旬夫妇陈树明和雷嫦娥的家中欢声笑语不断。长兴社区爱晚老年学校的学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登门,与两位老人联欢。
扇子舞翩跹、非洲鼓欢腾、花鼓戏动听……轮番上演的节目,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欢乐,让老人家乐开了花。
去年以来,长兴社区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依托爱晚老年学校和善爱港居家养老服务站,创新推出公益项目“一个人的剧场”,将文艺表演与暖心陪伴精准送达孤寡、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家中,深受高龄、行动不便老人的欢迎。
一群人的欢聚
老年学校搭起“众乐乐”大舞台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2018年,长兴社区爱晚老年学校应运而生,为老年朋友打造一方学习与休闲的好去处。从最初仅开设广场舞、声乐等少数课程,到如今拥有20多个班级、10余门课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课程内容日益丰富。
许多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爱晚老年学校,让老年生活变得多彩多姿。
“这些年,感谢社区对老年学校的大力支持。”爱晚老年学校校长李玉平深有感触。在硬件方面,社区持续加强阵地建设,优化教学空间、更新设备、提升交通便利度;更以老年学校为核心,精心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让老年朋友的就学、就医、娱乐等需求触手可及,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了坚实的依托。
学校的发展不仅限于校内。社区与学校积极延伸教学触角,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灵活设置课程,努力提升“家门口”的老年教育覆盖面。同时,积极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6月26日,长兴社区爱晚老年学校2025年春季结业汇演暨“睦邻·有我”文艺汇演在浏阳政东广场精彩上演。学员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向辖区居民展示自己丰硕的学习成果。台下千余名观众热烈鼓掌,不少观众由衷赞叹:“老年朋友们活力四射,哪里看得出什么年纪!”
“我参加了3个节目呢!”86岁的黎书南老人兴奋地说。在老年学校的学习,不仅让她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因为能够经常参与各类表演和展示而变得更有意义。这份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老年朋友们发自内心地快乐。
一个人的剧场
志愿微光照亮“独乐乐”小天地
爱晚老年学校学员们不仅在学习中提升自我,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响应社区“银发妈妈”志愿服务的倡导,带着习得的才艺,参与社会公益。2024年3月,“一个人的剧场”公益项目由此诞生。8月7日,李玉平带领几名学员来到德政园小区陈树明和雷嫦娥夫妇家中。这对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因子女常年在外,家中略显清冷。为了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爱晚老年学校的学员们特意上门,为他们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
“哈哈哈!”听着非洲鼓明快的节奏,雷嫦娥忍不住上前拍打体验,开心得像个孩子。
自启动以来,“一个人的剧场”几乎月月上演,深受高龄、行动不便老人的欢迎。一次在为孤寡老人吴桂莲送演出时,家中的欢歌笑语传到户外,吸引了隔壁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闻声而来观看。
“养教结合,为社区养老打开了新思路。”长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英表示,许多老人因高龄、疾病等原因需要居家生活,内心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却力不从心,孤独感难免滋生。“一个人的剧场”将“舞台”搬到老人的家中,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社会的温情。
为确保孤寡、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都能享受到这份关爱,社区细致摸排,将辖区180余户特殊老人纳入重点服务名单。社区服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除了老年学校的“银发妈妈”志愿服务队,社区党员干部、邻长以及长青藤志愿联盟的志愿者们纷纷加入,以“艺术表演+温情陪伴”的方式,用心用情丰富着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