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旸
6月23日,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率队专题调研“民生立市”工作,以实地走访的方式触摸民生脉搏,彰显了浏阳将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发展根本导向的坚定决心。(本报6月24日01版)
此次调研以“医养结合”“幼儿托育”“居家养老”“民办养老”为切入点,精准聚焦群众最关切的“一老一小”问题,与市委十三届八次会议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目标高度契合。从集里街道敬老院“医康养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到道吾幼儿园“持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的探索;从关口街道长兴社区善爱港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暖民心”的细致周到,到淮川街道宜佳馨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技术赋能”的前沿尝试……浏阳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无不印证着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研将“医养结合”作为重点。集里医院与敬老院的资源整合、宜佳馨养老中心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打破了医养壁垒,体现了浏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思考和先行实践。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民生供给模式,正是落实市委全会关于“创新民生服务供给方式”要求的具体行动,让老年人不仅能“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乐”。
从市委十三届八次会议擘画民生蓝图,到此次专题调研的落地实践,“民生立市”在浏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养老床位的适老化设计里,每一节幼儿园的趣味课堂中,每一次上门服务的温暖笑容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实干、担当作为,用民生“温度”丈量城市发展“高度”,将“民生立市”战略转化为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