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齐心合力防溺水共同守护“生命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7-01 10:50:24
微浏阳
—分享—

刘之旸

中小学生暑假临近,高温天气持续“加码”,防溺水工作又进入关键期。近日,浏阳市政府召开2025年防溺水工作专题调度会议,正是对这一重要民生议题的积极响应。防溺水绝非单领域某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合力,织密“技防+人防+心防”的立体网络,才能守护好青少年的“生命之舟”。

压实责任,筑牢防溺水综合防线。学生、家庭、学校以及有关部门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时刻绷紧防溺水安全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学生暑期“防溺战”。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需强化“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的“四知”监管。学校要将防溺水教育融入日常,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等形式,让每个孩子都知晓“七不”“两会”等常识。乡镇(街道)、村(社区)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危险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设置好警示牌等设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查,织密基层防护网。应急、教育、公安、水利、森林公安等部门要依托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风险预警、快速响应、应急处置的管理闭环。

科技赋能,提高防溺水应变能力。传统防溺水工作中,“人海战术”的巡查盲区与静态警示的干预滞后,始终是难以突破的瓶颈。而科技的深度应用,正提供了破局之道。有报道表示,北盛镇在重点水域部署智能预警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与“电子围栏”技术,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即时发出语音警告,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这种方式可以在有条件的镇村进行推广。同时,要在市政府统筹下,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立体防控体系,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与“危险水域一张图”管理平台,尽可能地消除隐匿风险。比如,可以借助水利部门巡查非法捕捞的无人机、森林公安巡查森林山火隐患的无人机,对发现的河库山塘中的戏水者进行喊话劝离。这些科技设备的配备和综合利用,可以将防溺水从“事后救援”转向“事前预防”,为生命安全加装一道“智能防护锁”。

强化宣传,推动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防溺水宣传工作至关重要,需构建“校内+社会+家庭”的立体网络。学校可以通过集体宣誓、签名承诺等活动,让防溺水警示入脑入心;市融媒体中心要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全媒体网络,精心制作、广泛传播接地气的防溺水公益海报、视频,营造全社会关注的浓厚氛围;乡镇(街道)、村(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防溺水公益岗,加强志愿者巡查,对河边玩耍的青少年及时劝阻。只有让“远离危险水域”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让“安全第一”成为全社会的根本共识,才能有效遏制溺水事故的发生。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防溺水工作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生命敬畏的体现。期待以责任为纲、以科技为翼、以宣传为网,推动“人防”“技防”“物防”“心防”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孩子在暑期都能远离溺水威胁,让每个家庭都能平安喜乐。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