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让绿水青山“变现”
浏阳日报讯(记者蒋萌萌)7月25日,湖南省林业局在长沙举行湘林碳票交易发布会,正式向浏阳等县市(区)颁发全省首批“湘林碳票”,标志着浏阳在湖南省2024年度“湘林碳票”应用先行区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果。
湘林碳票是指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所产生的碳汇量,依据《湘林碳票项目方法学人工乔木林(试行)》,经计量、监测、审核、登记、签发等程序而制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凭证,赋予其交易、抵(质)押、融资、抵消碳排放等权能,单位为吨(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
2024年7月,浏阳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湘林碳票”应用先行区,市林业局迅速行动,出台实施方案,率先在浏阳湖国有林场完成210.9公顷森林的碳票开发。初始碳票计入期为2006年至2020年,核算碳汇量2.4417万吨,目前已按省林业局要求进入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交易。依据《湘林碳票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按每吨碳汇100元计算,这批碳票价值244.17万元。据介绍,林业碳汇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关键抓手。根据《湘林碳票管理办法》,碳票可用于交易、质押融资、抵消碳排放等,让林业资源有了更多金融属性。
当天,浏阳市颐和隆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庆泰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作为首批企业代表,与浏阳湖国有林场签署碳票购买协议,标志着碳票开发迈入实质性交易阶段。
购买碳票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行动。“我们计划探索‘烟花燃放+碳补偿’的闭环模式,让千年花炮产业在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机。”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购买碳票开启“零碳烟花”新路径,为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型提供示范。
“希望通过碳票交易,让每一片森林都成为‘绿色银行’,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浏阳将以碳票发放为契机,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深化“湘林碳票+司法”机制,探索碳汇补偿在生态损害赔偿中的应用,并推动企业购买碳票,打造零碳产业;创新金融产品,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碳汇质押贷款、碳汇债券等产品,解决林农和企业融资难题;强化公众参与,通过“碳票兑换文旅消费券”“碳积分奖励”等形式,激发市民参与碳中和的积极性,持续探索、创新、推广“林业碳票+”模式,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浏阳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