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竞拍保证金,限制参与后续竞拍
浏阳日报讯(记者李小雷通讯员苏文杼邓嫣)参加拍卖活动,竞拍成功后就应如约履行缴纳拍卖款义务,但王某却在浏阳市人民法院发起的某破产企业资产拍卖活动中,竞拍成功后不按时缴纳竞拍款,导致标的物流拍。近日,市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王某缴纳的一万元竞拍押金,并组织第二次拍卖活动,最终实现破产企业及时“出清”的目标。
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供应商货款,于2021年被资阳某科技有限公司诉至四川一法院。2022年11月,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支付资阳某科技有限公司货款300余万元及相应逾期付款违约金,但是该公司未能履行生效判决,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市人民法院发现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已资不抵债。为高效处理该“僵尸企业”,法院迅速启动“执破融合”机制,将案件无缝对接至破产审判部门,并指引债权人向浏阳法院提出对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
2023年9月,市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破产清算案,并指定了破产管理人。
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管理人对浏阳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与评估,并决定通过网络拍卖方式处置资产。
拍卖过程中,竞买人王某在成功竞得充电桩后,未按时缴纳拍卖款,导致标的物流拍。
“此行为不仅侵犯了债权人权益,也干扰了破产案件的审理进度,还对其他潜在竞买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对此,市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王某缴纳的10000元竞拍保证金,用于补偿可能因重新拍卖产生的价差,并限制其参与后续竞拍。
随后,管理人重新组织拍卖,竞买人竞得充电桩后如期履约。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维护了拍卖程序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向市场明确传递了严惩失信行为的强烈信号。”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执破融合”机制的高效运行,有效促进了“僵尸企业”有序退出,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对竞买人失信行为进行处罚,彰显了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