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家黄蔚德以母亲之名设立公益基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玉兰花开爱满十年”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浏阳市首届暨金刚镇第十届模范表彰盛典对41名敬老爱亲模范人物进行了表彰。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会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董怀国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引导和带动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浏阳慈善会联合庆泰慈善基金在全市开展“陈玉兰敬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表彰了周政发、黄翠平等32名浏阳市首届陈玉兰敬老爱亲模范人物,何建华等9名金刚镇第十届陈玉兰敬老爱亲模范人物。2024年12月7日,“玉兰花开爱满十年”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浏阳市首届暨金刚镇第十届模范表彰盛典举行,现场对这41名敬老爱亲模范人物进行表彰。
以母亲之名设立公益基金
坚持传承良好家风
陈玉兰是爱心企业家黄蔚德的母亲,金刚镇星星村人。她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强盛,由贫弱走向富强的历程。
12月6日晚,敬老爱亲模范人物受邀观看周末焰火秀。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会供图
“小时候有人来家乞讨,虽然家里并不宽裕,但每次母亲都会拿大碗给人家舀米;母亲在世时还经常支持当地修路修桥,被传为佳话……”黄蔚德回忆,不管什么时候,母亲始终保持正直善良、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并通过言传身教,树立了薪火相传的“尊老敬老”良好家风。
“对母亲最好的怀念和敬仰,是将她有爱的处世态度和精神传承和推广下去。”黄蔚德的妻子王桔华将婆婆的宅心仁厚传承了下来。在金刚镇,黄蔚德一家扶贫帮困几十年如一日。2014年,陈玉兰老人不幸与世长辞,全家一致决定,遵循老人遗愿,投入100万元成立“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基金由庆泰花炮集团运营,旨在表彰那些在生活中默默践行孝道,以实际行动孝敬老人关爱亲人,尽心履行家庭责任的儿女、儿媳及亲属,倡树和睦家庭、敬老爱亲的良好风尚。
“这不仅仅是一份物质的奖励,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赞誉与传承。”黄蔚德表示,为了保证表彰对象选取的准确,基金设立以来,每一届都由王桔华率队上户调查核实,十年共计表彰400多人。2023年9月,恰逢陈玉兰100周年诞辰和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设立十周年,黄蔚德决定,将原始基金增加到300万元,并将评选对象户籍范围由金刚镇扩展至浏阳全市。
41名敬老爱亲模范感动浏阳
弘扬良好道德风尚
“彭燕,她的婆婆10年前罹患中风。10年来,她积极学习对中风病人的护理知识,每天为婆婆清洗身体、喂饭喂水,帮助婆婆纾解情绪……”“刘其昌,他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用心赡养父母直至他们离世。不忍并无血缘关系的叔叔无人照顾,不离不弃,他更是悉心照料了叔叔50年……”
12月7日下午,在陈玉兰敬老爱亲基金浏阳市首届暨金刚镇第十届模范表彰会现场,在主持人的讲述下,41名敬老爱亲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他们所遭遇的困难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家里老人长期患病,有的是高龄邻居难以照料自己的生活,有的是全家生活的重担都压到一个人的肩上……但他们的温暖和爱是相同的:不管是10年还是50年,他们勇敢担当,用日复一日的坚持,用爱与责任,为老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一次评选,影响全镇。”柏加镇仙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更表示,敬老爱亲先进典型的评选,是众多“好儿子、好媳妇、好邻居”优秀事迹的大展示,弘扬了尊老、爱家、睦邻的良好道德风尚。
“他们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敬老爱亲的宝贵家风。”基金会理事长黄蔚德认为,敬老爱亲模范以行动书写大爱,以坚守诠释担当,以善行温暖人心,他们的事迹将带领越来越多的浏阳人树立良好家风,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谐。“我们牢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认知,不断筑牢家庭为本、社会为根、国家至上的理念,才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