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04个新地名“入网”“上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12-31 11:07:05
微浏阳
—分享—

浏阳全面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补齐乡村地名建设短板

浏阳日报讯(记者殷素芬)最近,中和镇苍坊村养殖大户叶光明给客户发送定位时,惊喜地发现导航地图上出现了“莲心路”“老虎桥”等新地名。“从胡耀邦故居及陈列馆红色旅游公路下来,转莲心路,再过老虎桥,就到了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叶光明介绍。据悉,“莲心路”长233米,“老虎桥”则是一座16米长的小桥,以前没有名字,如今都有了正式“身份”,“以后客户通过导航能更精准地到达目的地。”

浏阳有行政村(社区)327个,长期以来,“有地无名”“一地多名”等现象在许多乡村不同程度存在,给村民生活和乡村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年,浏阳市民政局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为契机,对全市504条无名路进行命名,让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名字,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地名,孕育于一方水土,承载着一方文化。在命名过程中,浏阳注重从“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出发。如中和镇苍坊村,就沿用了“虎尾”“横岭”“槽冲”等老地名来为道路取名;在小河乡,因两座“网红坝”而得名的“鱼鳞坝路”“叠水坝路”,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喜爱;在北盛镇乌龙新村,“益智路”“四通路”既体现了当地特色,又避免了重复命名的问题。

乡村著名行动的“著名”一词,一方面有“起名、命名”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有“扬名、闻名”之义,希望乡村能够通过地名闻名起来。浏阳在推进这一专项行动中,根据当地产业、资源特色进行命名,发挥地名标识功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大围山镇便将命名行动与文化旅游、绿色水果种植基地有机融合,对道路、景点、民宿、果园进行命名并设置路牌标识,让游客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目的地。“美丽屋场、漂流景点、果园、民宿门前的路有了名字,地址信息也都采集入网上地图了,打开导航软件就能搜索到,给村落招来了游客、带来了活力,为大围山文旅发展再添了一把火。”大围山镇民生事务办主任汤自初介绍。

在信息化时代,精准丰富的地名信息是乡村治理的“数据底座”。

今年,浏阳乡村地名命名设标工作重点在中和镇、大围山镇、北盛镇等9个乡镇开展。通过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收集乡村道路的位置、宽度、长度、起止点等属性信息,解决乡村道路分布散和难以找到参照物定位等难题,并为道路标准名称的检索、比对、查重提供技术支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采集乡村地名和惠农助农点数据1500余条,504条新命名道路入库国家地名信息库,进一步填补了乡村地名数据盲点,提高地名覆盖率,让导航定位更准,快递进村更快,产品出村更顺,将地名功能的发挥与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