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浏阳女教师唐艳扎根乡村数十年,用心用情守望教育理想,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沉浸式学习与展示自我的舞台。她就像盛开在乡村教育沃土上的一朵玫瑰花,静静地绽放(《浏阳日报》12月13日报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在广袤农村,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乡村教育的守心人。
唐艳就是这样一位“守心人”,她用大爱谱写教育情怀,沿着乡村教育之路辛勤耕耘,不断创新,撒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步,收获了一枚枚飘香的果实——如今的她,已是全国新教育优秀种子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长沙市卓越教师、长沙市最美乡村教师,浏阳市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今天的在校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因此,开展高质量乡村教育,将大大推动广大乡村学生完成“人”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从这个角度讲,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需要有人坚守,更需要有作为的坚守。
教师是乡村学校的灵魂,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教师。在浏阳,有许多像唐艳这样的老师深入乡村学校,扎根一线,开阔乡村学生的视野,滋润乡村教育的沃土,做乡村学生的人生引路人,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在唐艳等老师的带动下,一定会有更多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人才将个人融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去,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为浏阳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