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安镇:移风易俗惠万户,文明新风扑面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12-13 09:57:16
微浏阳
—分享—

05版民生创文-4.jpg

永安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永安镇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通讯员刘迪曦陈淑敏

“乡亲们都在屋场里陪我过生日,这比摆酒席要有意义得多!”近日,永安镇永和村边提山组的伍集中老人在声声祝福中吹灭了蜡烛,这个略显朴实的生日蛋糕,是乡亲们给伍爹送上的礼物。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今年以来,永安镇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社会新风尚更加浓厚。

寿宴践新

朝夕陪伴味更浓

自永安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一阵阵文明新风吹进永安的大街小巷,不办寿宴成了村里的“新风尚”。“人情债少了,人情味却更浓了。”村民纷纷感叹。

今年,家住督正村米子组的伍喜元老人迎来了百岁生日。听说街坊邻居中许多“小一辈”都改变了观念,一向节俭朴素的伍喜元立即找来小儿子宋友根,表态不大操大办寿宴。四个儿女商讨后决定,在母亲百岁之日不摆酒、不收礼,不铺张浪费。生日当天,伍喜元在儿女们及家人的陪伴下留下了最开心的笑容。

“全家人一起吃顿便饭,唠唠家常,老人家就已经十分高兴了,也给我们儿女减轻了压力。”不用操办盛大的百岁宴后,宋友根的笑容也愈显轻松。

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永安镇工作人员发现,对大多“老寿星”来说,风光的寿宴固然能在热闹氛围中享受八方亲朋的贴心慰问,但陪伴方为最长情的关怀。

“人情往来不说,攀比自然少不了,不如不搞。去年父亲85岁时我就陪他去看了港珠澳大桥,全家都很开心。”潘朝辉是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同样不喜欢铺张浪费的“大排场”,疲于应酬接待不说,一天下来反而没多少时间能安心陪伴父母。

“明年母亲也将80大寿了,我们还是打算简单点,和家人度过的点滴时光更有意义。”潘朝辉笑着说。

白事从简

形简意至情不减

在以往的农村习俗里,逝者为大,排场越大越显得后人孝顺,以至于即便搭棚占道、噪声扰民,也难以遏止。但自今年起,永安镇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在丰裕村清源组的一幢低矮平房门前,乡里乡亲来往如梭,但没有上礼处,也没有摆花圈,更没有吹弹声,宁静有序,仿若平常。

“我哥是村上的低保户,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的关心关怀,住院期间组上也多次看望,还送来了慰问金和礼物,一点一滴我们都铭记在心。”村民柳喜飞对村上充满了感激,其兄柳辉勤因病去世后,他便遵循哥哥遗愿,按照移风易俗要求,一切从简,不给村上添麻烦。

人人都知晓白事需简办,但没有场地又该如何破题?永安镇于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便给了集镇群众和村民一个“标准答案”。

这处位于永新村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经镇政府多次实地考察,在广泛征求规划部门和当地村民意见后,已顺利运行半年有余,为文明治丧、集中治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了永安集镇范围居民处理白事的首选地。

不久前,永新村株陵小区居民胡国强因故去世,丧事由哥哥胡志希负责操办。“村上一直在宣传要移风易俗,我们去现场看过,环境确实不错。”胡志希主动联系上了移风易俗活动中心负责人,按规定标准定下7桌酒席,严格控制规模,拒收人情红包,避免了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和人情往来。

“我们移风易俗活动中心将白事流程化繁为简,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过度布置,使集镇环境得到了保障。”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一天时间,所有流程便已办理妥当,其他家属也觉得整个流程十分省心。

花式宣讲

文明新风进万家

“移风易俗惠民生,乡村振兴出实招,四项严禁具体化,执行。红白喜事有规定,宴请不超十五席,党员群众齐响应,做到……”近日,在督正村移风易俗屋场会上,老党员伍编长热情地向村民们介绍自己编写的移风易俗三句半。

作为浏阳市移风易俗试点乡镇之一,永安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进一步夯实全镇精神文明创建根基。

为了打通移风易俗精神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永安镇通过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通过拍摄“移风易俗顺口溜”“移风易俗大家谈”短视频等形式,将“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普通话”讲成“地方话”,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邀请村上的老年表演团演唱三句半,这种传统曲艺文化大家都很喜欢。”“又好听又好记,一听就懂,我也更了解移风易俗的精神了。”督正村村民们连连点赞。

同时,永安镇还以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创新农村移风易俗的方法路径,在村上醒目位置设立红黑榜,褒扬善行义举,大力推广“永安好人”“文明户”的事迹,并利用村村响、云广播、短信和宣传册等形式,向村民反复宣传移风易俗相关要求和准则,营造出浓厚的文明节约理念和氛围。

永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深入抓好移风易俗工作,不断“除陋习、树新风”,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全面倡导移风易俗,奋力书写一份优异的文明答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