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加“苗二代”返乡发展精品苗木,闯出新天地
陈向正在修剪盆景。受访者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殷素芬
罗汉松、小叶紫檀、黑松……走进浏阳市绿博苗木种植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造型各异的盆景植物。选品、修剪枝叶……这些天,不断有客户来合作社观摩洽谈,创始人陈向一直在忙着准备小盆景伴手礼。
今年40岁的陈向是一名“苗二代”,2008年大学毕业返乡后,接手了父亲的60亩苗圃,不断学习摸索,把家里的花木生意越做越好。如今,他已成为柏加镇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带领周边100多户农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返乡创业
做苗木产业的“传承人”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陈向,原本可以选择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但因父亲意外受伤,他选择了回到家乡,接手父亲经营的60亩苗木。
“我的父亲是一名有着30多年苗木种植经验的老师傅。从小耳濡目染,我对这行也比较了解。”陈向说,当时,得益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父亲种植的桂花销量非常好,让他看到了苗木产业的发展前景,“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将自家的苗木产业传承下来。”
苗木栽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造型、嫁接等都是技术活。为了熟练掌握技术,陈向跟着父亲将苗木枝条修整了一遍又一遍,并购买育苗手册、林木嫁接、盆景构思等专业书籍自学。此外,他还前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观摩学习、积累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钻研,陈向愈发专业。打好了种植基础,地里的苗木长势喜人,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苗木产业最重要的就是销售和市场,必须做出规模和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2012年,他与4名合伙人成立了浏阳市绿博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投资30万元流转了21亩土地,拓展经营规模。
通过分析市场供需情况,陈向发现普通苗与精品造型苗木的市场销售两极分化严重,一些传统品种价格大跌甚至滞销,而高品质的精品造型苗木销量逐年上升。
抓住这一契机,陈向开始探索转型,并师从苗木手艺人,打造高品质造型苗木,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合作社业务量逐年增长,规模也不断扩大。
助力振兴
做乡邻共富的“带头人”
回乡创业,不仅帮助陈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带动了乡邻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共有8个基地,占地面积达200亩,带动了周边100余户农户致富。此外,还在全国范围内有30多个合作基地。
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的用工需求也在增加。“修剪、除草、种苗、取苗、装卸……苗木种植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陈向说,苗木销售旺季时,合作社每天要以临时工的形式招聘10—20人,持续时间近6个月。
“年纪大了,不想出去务工,没事的时候就打打零工。”柏铃村村民王浦珍说,在合作社,她每天能拿到180元的工资,“加班费另算,时间久了,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此外,为帮助当地村民致富,陈向还走访了柏铃村附近的苗木种植户,发现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思维和知识,部分种植户的苗木品质、销量都不高,他便主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优先收购困难家庭的苗木。
“合作社有一定的客源和销路,行情好的时候能赚五六万元。”柏铃村村民易忠德说,合作社不仅为他提供了技术指导,在有用工需求时,还会邀他的家人参与。
“如今,随着市场需求调整,苗木销售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陈向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成立了新型苗木种植合作社——春光里盆景,进军小盆景市场,探索从绿化向美化转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绿色微景观、空中花园、别墅庭院造景等精致景观,“市场需求、审美、造型都在不断变化,我得天天学、天天练,才能确保自己不掉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