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浏阳位列市县第一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
拼经济,首拼的就是营商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人共享、可感可触的福祉,优良的营商生态,给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也是评价一地一域经济发展势能的金标准。
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浏阳扮靓“山水花城”绿色新样本。在营商生态营造方面,浏阳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力场。
“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朴实的表达,传递着“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近年来,浏阳荣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成为中西部唯一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县(市、区),摘得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区)、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县(市、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县(市)等一批国字号金字招牌,在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营商生态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2023年,浏阳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实现高位进位,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五位。
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浏阳位列全省86个县(市)第一名。5月13日,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浏阳作为全省唯一市县(区)作典型发言,向全省介绍浏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做法和亮点成效。
高站位谋划
一流营商环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无论企业大小、无论投资哪个领域,我们都会为大家搞好服务。一句话,‘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在2023年浏阳市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企业提供“诚心、用心、专心、精心、清心”为代表的心心相印“五心极”服务,通过诚心联络、用心帮扶、专心服务、精心护航、清心交往,让企业家在浏阳享有“极高”的尊崇礼遇、“极优”的政策支持、“极速”的办事效率、“极强”的法治保障、“极佳”的政企互动。
如何让企业享有“极高”的尊崇礼遇?浏阳创新推行“一会一日一卡一主题年”制度,着力增强企业家荣誉感。
“一会”,即连续两年将新春“千人大会”的主题聚焦民营经济,邀请企业家在主席台就座,大张旗鼓表彰、真金白银奖补,让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日”,即将每月18日定为企业家接待日,由市委书记、市长等轮流接待企业家,实现问题直述、诉求直办、服务直达,搭建起政企沟通高速直通车。
“一卡”,即发放企业家绿卡1000余张,在子女入学、出行、就医等方面给予优待,免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一主题年”,即“营商环境提质年”,“四大家”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同向发力,凝聚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推动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在市级层面精心谋划、高频调度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积极响应,纷纷建立长效机制,集里街道开展“双进”活动,淮川街道设立“市场主体专属日”,葛家镇设立“营商环境会客厅”,永安镇礼耕村建立全省首个“村级营商环境服务站”……构建了“市—镇—村”一抓到底的尊商格局和三级联动的为企服务体系。
高标准推进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影响力。
“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辖区企业,像兑现军令状一样兑现政府承诺……”为了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浏阳用心帮扶,全方位、全周期为市场主体提供源头活水和生命之氧,让企业享有“极优”的政策支持——企业专注“围墙内”的事,政府来办好“围墙外”的事。
“签约投资后,厂房建得很快,从手续办理到建设把关,一直到交付使用,各方面都不用操心。”长沙湘源凯拓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响对落户镇头金西产业园的感受,他用一个“爽”字来概括,“买厂房买得爽,跟政府、园区打交道也很爽!”
企业家感到“爽”的背后,是浏阳持续优化营商生态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党组书记李中秋表示,以《持续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工作方案》为统揽,浏阳持续释放政策“含金量”,累计细化工作举措200余条,出台“民营经济十条”“制造强市十五条”“文旅十条”“民宿十条”“蒸菜十条”等惠企政策,上线“政策快车”,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知晓、“一网”通查、“一键”匹配、“一秒”推送。
帮要帮到实处,奖要奖到心坎。浏阳常态开展“千企帮扶”行动,市级领导深入一线服务企业。2023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季”活动中,浏阳共抽调1288名干部联系帮扶1535家企业,问题解决率100%。每年统筹10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科技创新、文化旅游、花炮产业、健康食品等领域符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条件的企业、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兑现。
实施“定向帮扶”,主动向企业问需解难。2023年,浏阳共帮助企业在用地、融资等方面节约生产经营成本约12.29亿元;开展融资对接、人才招引等专项活动440场,惠及企业2.7万余家;指导金融机构推出科创贷、绿色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向企业授信超过550亿元,为民营企业稳步发展提振了信心、增添了底气。
在降本减负方面,浏阳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为投标单位节省投标资料费用3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探索花炮企业特殊单元“定量不定点”规划用地管控模式,先后办理74宗花炮企业建设用地手续,面积约1683亩,为企业节省土地调规费用30%以上;打造“最省钱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施工图审查费用由政府买单,减免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约5074万元……
高效率改革
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小举措服务大民生。
“快了不止一点!以前要跑教育、民政两个窗口,排两次队、带各种资料,至少要花半天时间,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近日,在市民之家一楼社会事务综合窗,浏阳市新城启慧幼儿园法人代表邓女士一次性完成了幼儿园年检资料提交审核。她欣喜地表示,办学15年来,今年年检手续办理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政务服务,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属于高频事项,如何让群众办事纵享丝滑?
“群众办事的痛点,就是政务服务的堵点,也是营商环境建设和政务服务改革的突破点。通过改革,痛点、堵点就能转变为得分点。”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副主任张金亮表示。
无改革,不浏阳。浏阳以专心服务,让企业享有“极速”的办事效率。近年来,从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小切口”入手,浏阳率先启动无证明城市、跨省通办等改革。
浏阳通过加快智慧政务建设,逐步实现数据加速跑,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用跑——梳理1244项“减证办(免证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22个证明在线开具,160类电子证照共享互用;全力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458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设置5个政务驿站,实现服务场景从集中“大厅办”向家门口“就近办”转变;创新“不动产无纸化登记”,抵押业务3个小时内即可办结;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并联预审,及时审批”改革,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25.3个工作日,压减23.3%。
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的首倡者和先行者,浏阳不断扩展湘赣边区域合作外延,合作高频事项从56项拓展到167项,其中120项可全程网办。
实施综合窗改革后,原来的183个窗口被整合为市场准入、税务、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公安、人社医保、社会事务8类综合窗,纳入“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368项。浏阳经开区将涉及6个部门的17枚公章“瘦身”成1枚,让企业“进一扇门、盖一个章、办所有事”,整体审批(服务)提速23%。
以系统思维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赋能市民幸福感“大提高”、企业发展质效“大提速”。
随着新机制、新举措落地见效,改革效能也得以展现,总投资20亿元的九典制药高端制剂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的“浏阳速度”。
高水平护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浏阳坚持精心护航,让企业享有“极强”的法治保障。秉持“无事不扰、无微不至、无时不在”的原则,着力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法治环境保障,以企业的法治获得感提升发展安全感。
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示范区,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3万件,居中部地区县域首位。特别是创新“一心+五站”商事调解模式,解决涉企纠纷1600多件,调解成功涉案金额1.5亿元,该模式还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名单。
为减轻企业诉累,浏阳建立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并在乡镇和园区成立5个商事调解基层工作站,打造“一心+五站”商事调解模式。2023年,共成功调解案件近300件,涉案金额2200余万元。
全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获批全省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县(市),与湘赣边县市联手打造了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示范区,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93万件,居中部地区县(市)首位。
创新开展“信用监管”,实施场景化综合监管,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中西部地区首批创建成功的县(市、区)。
建立全省首个检察院驻园区联络室,四大检察职能全部下放园区。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清理影响公平竞争文件54个,启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159项。
浏阳还以清心交往,让企业享有“极佳”的政企互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广大干部与企业家真诚交往、廉洁服务。
此外,浏阳还专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咨询监督委员会,设立投诉举报专线,全面推行损害营商环境“负面清单”,明确了禁止区别对待、禁止违规干预等六条禁令,让“办事不求人、投资很放心”成为浏阳的新名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
今年以来,浏阳紧紧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聚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立新开工、在建、应竣工、问题清单4张基础台账,收集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建议及需求,坚持用好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继续实施“三层级”调度,及时交办或提请市领导调度解决,千方百计推进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应竣工项目早日投产。
一季度,87个长沙在浏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1.41%,其中新建项目48个,已开工39个,开工率81.25%;续建项目39个,已全部复工。新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椒花水库枢纽工程总体形象进度已超三分之二,惠科综合体、华实半导体、英氏母婴用品、西南环线、金阳医院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速推进。
高质量发展
环境优则企业兴。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盐津铺子从小作坊起步,成长为市值达150亿元的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是浏阳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本土企业,盐津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由衷感叹,“盐津铺子的成长史,是浏阳铿锵前行的生动缩影。”
在县域百强榜上的争先进位,清晰镌刻着浏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坐标。2006年,浏阳首次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2023年,在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之际,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五位。
作为中部地区的县级市,发展之初,浏阳的区位、交通、产业均不占优势,如何从国家级贫困县快速起身,并在强手如林的百强榜赶超进位?靠的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靠的是无中生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改革创新,靠的是产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毫不动摇,靠的是营商生态的优化迭代。
从“三顶”营商环境升级为“五心极”营商生态,凸显的是一切围绕企业需求和体验出发的初心,营造润物无声的优良县域经济小气候的矢志追求。
好的营商生态,不仅能吸引人才、资金、项目的流向,也像水、温度、阳光和空气一样,滋养企业成长,进而催生区域经济繁花似锦。
浏阳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生态、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越来越多,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越来越强,也给了企业家敢闯敢干的底气胆气,坚定了企业家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心信心。以蓝思科技、惠科光电等巨头为代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企业家情定浏阳。
“浏阳是蓝思科技的福地。”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动情地评价浏阳,“有一种信任叫再投资,有一种钟情叫想回报,有一种营商环境叫安得下心、扎得下根。”
“在全国这么多地方,浏阳是我见过的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智勇表示,项目从启动建设到第一条生产线点亮投产仅用了14个月,创下了业界奇迹,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浏阳速度”。
看准了浏阳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惠科集团在浏阳追加投资约50亿元,打造长沙市显示功能器件上下游配套最全、结构最优的产业综合体。像这样二次、三次追加投资甚至认准浏阳、押注浏阳的企业比比皆是。
近年来,通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浏阳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浏阳县域经济发展迸发出蓬勃生机——电子信息产业跻身全省信息产业领先地位,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占据全省医药产业半壁江山,智能制造产业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力量,烟花爆竹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预制菜产业跻身全国第11位……
今年一季度,浏阳新引进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9.83%,其中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烟花爆竹、新材料、家具建材、再制造产业链分别增长35%、17.89%、7.93%、7.59%、7.02%、5.7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智能装备产业链发展态势较好,分别实现产值76.9亿元、12.2亿元。
营商就是赢未来。一个个民营经济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深耕发展,筑牢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盘。目前,浏阳拥有民营企业超过4万家、市场主体超16万户,拥有上市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8家,均居全省县级市第一。
灿若星辰的民营经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是县域发展“浏阳奇迹”的密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