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庭档案 岁月留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9-30 10:48:46
微浏阳
—分享—

从1992年开始

她将自己度过的每一天都记录在册整理成档

记录家庭故事也见证着时代巨变

04、05版深读-9.jpg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实习生毛婧妍

9月29日,晨曦初露,浏阳河慢慢醒来,波光粼粼。

岁月流转,光阴荏苒,似乎每天都一样。但家住浏阳劳动南路的寻庄花,清楚地知道过去的几十年,甚至精准到每一天,她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着怎样的变化。

寻庄花出生于1957年,她热爱记录,从1992年开始,她将自己度过的每一天都记录在册、整理成档,同时包括一家六口的成长、荣誉、保健、资产、志愿服务等,并将其做成《家庭档案》,以供随时翻阅、回望,一共有30多本。

时光仿佛绣品上的针脚,每一步都那么清晰;又如同蓝天下的惊鸿,才在天边,又掠至眼前。《家庭档案》里,几十年岁月全部化作一个个字符和影像,所有的记录和篇章都见证着寻庄花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见证着时代巨轮下的日新月异,如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档案追踪

事无巨细,30多本家庭档案再现成长点滴

寻庄花的家,在一栋有着20多年历史的公寓楼内。走进长长的通道,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

寻庄花将所有档案摆出来,细看这些《家庭档案》,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她详细记录着家人一路走来的变化和大小事,类别上分为了资产类、医疗保健类、荣誉类、个人证件类、影像类、旧书信类等,从精细程度来说,又分为大事记、综合记、志愿记,甚至有企业志。

04、05版深读-10.jpg

打开寻庄花两个小孙儿的《成长》档案,寻庄花详细记录了小孙儿成长的每一天,从出生的时间、身高、体重,到出生的医院、住院号,甚至“头上有3个旋”都详细记载下来,之后身高、体重有变化了,以及“喜欢吃手”“可以翻身了”……一帧帧,一幅幅,画面琐碎又温馨。

打开旧书信的档案,这是寻庄花分外珍惜的财富,里面归置着人们曾经的交流痕迹,她为这些书信做了详细的目录和索引,如“父亲来信22封”“母亲来信28封”。打开1977年11月22日父亲的一封来信,龙飞凤舞的字迹和钢笔墨香充满了年代感。信里,父亲回复了寻庄花“关于考学校”的问题,谆谆教导她“要认真复习功课”“接受祖国的挑选”“心情舒畅地把祖国交给你的工作做好”……

04、05版深读-11.jpg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客厅,书桌也沐浴着金黄的色泽。这30多本档案,看似复杂,但每一本都相互穿插,互相补充,如同一张网,自有章程。查看寻庄花的《成长》档案,从小到大她的任何事,如家庭、出生、工作、结婚、生子、退休,上面都有记载,1973年的高中毕业证、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1983年和丈夫的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等都有复印件,实物则归置在《资料档》中。

如果要查看2006年寻庄花在做什么,可以翻开《大事记》,上面登记着“2006年3月帮助水表改造”,子目录中的《志愿服务》档中有具体展述。

有多具体?打开这份档案,只见里面厚厚一叠资料,详细记录了2006年3月小区水表改造的事宜,还有《浏阳市建设局实施一户一表分类计价供水管理形式的规定》的红头文件复印件作为改造背景介绍。寻庄花作为志愿者介入后,当时安装水表收支情况的公布、登记住户花名册的打印、监督安装工程结算的收支条等,都有记录,甚至附有某月某天遇到了什么难点、如何多方联动、如何顺利解决等。

看似只是回顾,但那一天,春风乍暖,浮云舒展,一切皆有迹可循。

时代情怀

包罗万象,从你的世界走过就会留下痕迹

把碎片化的日常拼成历史印记,用一件件物品、一段段文字记录着最平凡的生活,说起来容易,坚持做下去却很难。归纳、总结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整理档案更是如此,它讲究精准、繁琐、事无巨细。

04、05版深读-12.jpg

“我从小喜欢收藏,保留了许多老旧物品。”寻庄花说,1992年,她被调到浏阳县造纸厂办公室当干事,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汇总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从最初的迷茫、不知所措,到逐渐了解档案工作的意义和真谛,并慢慢喜欢上了这项工作。同时,她萌生了制作家庭档案的想法。

最开始是养成收藏、记录的习惯。每天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她都会详细记录下来。如今再打开这些泛黄的日记本,任何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天气怎么样,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随后是取其精华,整理归档。每一张发票、奖状、毕业证……都是人生的印记。打开《收藏》资料盒,里面各种旧票证花花绿绿,但杂而不乱,每一份资料寻庄花都附上了详细说明,如“湖南省布票壹市尺”的小票,她登记如下:“1983年农历十月二十八,邹俊出生,这是发给他的布票”,简单明了。

04、05版深读-13.jpg

数十本日记、流水账册,还有一袋袋资料,只有将这些装订成册,才算真正完成了档案的制作。为此,寻庄花还特意去市档案馆向专业人员学习请教。她先对资料进行编号、分类,确保内容完整、有序,然后用硬纸壳做封页,添加上必要的标识信息,便于管理和查找,最后手工打孔后,用棉线进行装订,确保不脱线不散落。

“我的家人都不会碰我的东西,因为怕翻乱了。”寻庄花笑着说,丈夫每次坐下来想帮忙都会半路退出,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被这些琐碎的东西劝退,无从下手。这是一份细致活,细致到只有心静、安宁,才能坚持,也只有满怀喜爱,才能坚持30多年不间断。

制作档案过程中,市档案馆为她提供了大量帮助。寻庄花从书柜中拿出一袋防虫丸,感激地表示这是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送她的,从档案的制作到规整、保管,工作人员都提出了大量的专业意见,让她收获匪浅。

如若问,真正做一本档案要花费多少时间?寻庄花说,她从不去想这些问题,她习惯了每天整理、记录,就算当天忘了也没关系,她有很多时间慢慢整理、慢慢归纳,慢慢在其中畅想沉醉。

时间对她来说已不是一种刻度,而是一种财富,于细密的光阴流淌中,绚烂着她的经历,丰富着她的人生。

岁月巨变

滴水见阳光,档案成为家国巨变的证

30多本档案、30多年的记载,凝聚了寻庄花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心血,这是她宝贵的财富。同时,这些资料也是家国幸福生活的见证,不管什么时候翻阅,时代如何变迁,光阴如何流转,都触手可及。

04、05版深读-14.jpg

“有人说费这么多心思收集整理,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幸福感。”寻庄花感叹道。阳光照在客厅,柔和的光线中,有微尘舞动。多少年前,她就坐在同样的位置,粘贴着一张张便签、发票,记录着购房、购车经历,内心也期盼着多年以后再次翻阅这一篇章,还能追溯当时的满足、回味当时的愉悦。

一路走,一路记载,岁月为人们两鬓添霜,每一个小家庭都见证着国家的巨变。

“你看看这些旧票据。”寻庄花拿起保存完好的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等,说起她印象中的供销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老百姓的吃穿住用以及生产资料等都要去供销社购买。彼时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时期,经济紧张、市场商品短缺。为保障供应,控制销售,国家对主要商品全面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因此有了各种各样的票。因为物资短缺,排队购物是很常见的景象,时兴的确良、咔叽布、棉绸布经常买不到货。

04、05版深读-8.jpg

“你再看看这个。”寻庄花翻出《礼尚往来》档案册。1983年她和丈夫结婚时,人们送礼以2元为主,他们的礼簿中最多的一位随了10元份子钱。这可是“大礼”了,要知道那时候寻庄花的父亲在外工作,每月也只能往家里寄10元钱,祖父母则每人5元,母亲带着她们姊妹五个,月收入也是有限的。老百姓的餐桌上都是以小菜为主,孩子们要是能够喝到5分钱一碗的水豆腐,都算是奢侈了。

“以前是凭票购物,现在只要有手机,什么东西都能网购,街边上的小摊小贩都能扫码支付,生活水平和以前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寻庄花说这就是幸福感,她总是告诫自己的孩子和孙儿,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

因为内心充盈着对生活的感恩,寻庄花下岗后前往社区工作,退休后经常参与志愿服务。2010年的浏阳市人口普查、2011年的浏阳市企业资产清查,她都出了一份力;她在小区里更是出了名的睦邻友好,还有邻居将自家的钥匙放在她那里,遇到为难的事,也是第一时间向她求助。

“很多时候也都是档案帮了大忙。”寻庄花如是说。日前,社区一名老书记过世,大家都不记得老人的具体工作时间,唯有寻庄花以前在社区当过干事,一查,老书记的基本信息她都记录在工作档案里;下岗前的老同事如对当年招工涉及的年龄、工龄等有疑问,或者遇到工作期间涉及的工伤等级、独生子女待遇享受问题等,也都是找她咨询,寻庄花都会耐心查找,一一回复。

档案:浏阳县造纸厂志

经手:寻庄花

内容:浏阳县造纸厂资料汇编(1966—1998)

分类:家庭档案—寻庄花—成长—工作—浏阳县造纸厂

9月29日,送小孙儿、小孙女上课后,寻庄花回到家,从角落里拎出一袋袋书册和资料。近两年来,她都在整理、归纳、完善这些资料。

这本档案叫浏阳县造纸厂志。原造纸厂成立于1966年,寻庄花1992年至1998年在该造纸厂工作。2022年,寻庄花去市档案馆查询资料发现,原造纸厂只有1966年到1987年的资料,1988年到1998年的资料因未移交专人管理,所以没有档案。于是寻庄花有了补充这部分档案的想法,既是对她的《家庭档案》的完善,也是对时代背景下原造纸厂发展轨迹的完善。

然而,现实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2022年4月2日,寻庄花和同事驱车来到了原造纸厂寻找资料,发现所有的档案资料全无踪迹。她不放弃,一方面与老一辈的领导、同事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信息;另一方面,她将自己以前的日记本拿出来,将其中的信息放在大时代背景中去还原。

得知她要整理档案,以前的同事纷纷出谋划策。原同事老罗手头有一份《浏阳县造纸厂档案升省先进级资料汇编》,即刻寄过来给她;1999年,企业改制时的干部职工花名册被移交至古港镇党政办,她前往复印了该资料。她还建了一个群,希望通过众人的力量将原来的300多名员工重新联系起来,也将每个人心目中的影像还原出来。

今年2月份,她前往原厂址,将生产区的全貌拍成图片,生活区9栋宿舍,其中6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土砖平房,已经全部倒塌,夷为平地,仅剩3栋红砖房矗立着,凭着记忆她将生活区的全貌平面图绘了出来。

“已经整理了2年多,不管要多久,我都会继续整理、收集。”寻庄花毫不言弃。

市档案馆档案保管利用室主任张逢刚为她点赞,他感叹,寻庄花对档案工作有着不一般的情怀,这正是写志、存档最宝贵的品质。

“因为历史需要它们,卷宗、档案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参考和凭证。”寻庄花说,在这些资料消失20多个春秋后,她愿意重新抽丝剥茧,尽全力弥补档案资料遗失的遗憾,她相信,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做到。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