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首风尘甘息机——徐悲鸿、廖静文手札展”在北京展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8-19 10:43:27
微浏阳
—分享—

尺素寸心 家国情深

04、05版浏阳河文化-4.jpg

展览现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实习生周淑婷

近日,由廖静文公益基金、戴泽艺术基金主办,槐轩承办的年度特别策划——“回首风尘甘息机——徐悲鸿、廖静文手札展”在北京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的信笺、手稿25件,其中徐悲鸿先生20件、廖静文5件,包括1件曹禺写给廖静文的信。

“这个展览不仅是对两位艺术巨匠人生的深情回溯,更是一场久别的跨时空对话。”展览内容由策展团队与徐悲鸿家属共同合作,将珍藏多年的手札进行识读、挑选进而精心呈现。大部分集中于1937年抗战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悲鸿最后的人生岁月,是徐悲鸿最为重要的人生阶段。

风范长存

艺术巨匠,始终追求高贵的艺术理想

尺素风雅,纸墨留香亦言情。

作为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魅力。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教育的杰出贡献,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他和廖静文的伉俪情深,流淌的不仅是情感,更是时代的印记。

04、05版浏阳河文化-6.jpg

徐悲鸿手书长卷《马与美术》。

从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引入,观众一下便有了穿越时光的感觉:展览分为序章、上篇和下篇,每一个版块都承载着不同的主题。序章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引,上篇通过“乱离”“劳国”“复兴”“传道”和“新章”五个部分,展示了徐悲鸿一生中的重要贡献。下篇则转向徐悲鸿的家庭生活温馨与欢乐的一面,让人感受到了这位艺术大师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乱离”部分通过信札手稿,呈现了徐悲鸿在抗战期间忧虑时局、感怀故友。其中一件重要的作品,就是此次展览题目的来源。此外还有徐悲鸿自叙心境的诗札,有他写给齐白石等友人的诗稿,有他在赴广西途中,从汽车如何通过窄路谈绘画上大胆的问题等。

“我自去冬由印度返星,至顷四月底止,凡为吉隆坡、怡保、梹城三展,得星币四万余元,合国币三十余万,而前年星洲之万余元尚不计,尽用以赈济难民。我之旅费及画件运费,皆自备。心力交尽,可以无愧于神明矣……”此次展览展出的不少手札,写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后。“劳国”部分,在一封名为《徐悲鸿致弟徐寿安信》中,记录了他赴海外举办展览、筹款赈济灾民支援中国抗战一事。寥寥数语,不仅能看到徐悲鸿为艺术理想奔波的执着,更能看到他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的身影。

“我之画马并非专业,一如治西洋画必须工画马。然者,我于家禽鸡、鹅、鸭,野兽如狮、熊等皆写之,猛禽则写鹫与雕。顾吾之写马,必自1940居西马拉雅山数月之后,乃始能确定其形。英之统治印度欲令印度土王有狗马声色之好,故土王多养马,并选佳种。一过年龄,则鬻于肆,故大吉岭市上多佳骑……”作为一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笔下的马。此次展览中“复兴”部分,有一件重要的作品,便是第一次对公众展出的徐悲鸿手书长卷《马与美术》。在这篇手稿中,徐悲鸿谈到了中国画马的历史、西方关于马的造型的历史,以及他对画马的认识等相关情况。

传道授业是徐悲鸿一生的事业。“传道”部分展示了徐悲鸿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主张,以及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后辈的提携。如《徐悲鸿致滕固信》中谈到了学生转学的事情,帮助学生在战乱年代继续完成学业。此外,还有他介绍比利时美术的手稿等。

“新章”部分展出了徐悲鸿的几件手稿,其中一件谈到了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合并为中央美院的事情。他在手稿中简述了两所学校的校史。还有一件手稿谈到他对解放后中国画发展的认识。另外还展出了两件长卷,是徐悲鸿目睹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写下的感想。

见字如面。书信和手稿中,包含着倾诉与倾听,那是一种无声却深刻的交谈。而当徐悲鸿在纸中写满自己的倾诉,那些收信人捧起它时,无论是严肃而深沉的家国情还是心意相通的家人与友人,全都在这一封封信里,让人隔着时空默默倾听那些文字与心声。

“展览上看了很多我母亲生前用过的东西,她生活最后阶段写的一些书法作品,好像她并未走远,而实际上她离开已经九年了。也看到我父亲的诗作、诗作的稿子,还有文章和信件,特别是他写给他弟弟的信、写给学生的信,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看了每一件展品,觉得就像看到了他一样,能想到当时他是处于一个什么境况。这些诗稿、信札,虽然很短、很小,但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的历史、北平艺专的历史和整个中国的艺术进入现代的过程,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启迪作用。”徐悲鸿先生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表示。

作为徐悲鸿先生的学生代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友萍表示这个展览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抗日的时候,徐先生事事都操心,画怎么保护,什么东西可以埋到地下保存,怎么去保存,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徐先生不单纯是一个爱国画家,他有主见、有理想、有担当,是发扬中华文化的伟大保护者、弘扬者、传播者。李白诗云: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用这两句话来概括徐先生和廖先生的形象十分恰当,在任何情况之下,松寒不改容,在任何困难情况之下,他们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

伉俪情深

浏阳女儿,孜孜不倦弘扬徐悲鸿艺术精神

1923年4月,她出生于浏阳市社港镇,六岁时举家迁往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徐悲鸿逝世后,她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及其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1000余幅,图书、图片、碑拓、美术资料等万余件,全部捐赠给国家,并捐出北京的一套寓所用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她,便是从浏阳走出去的大家闺秀,曾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的廖静文。

斯人已去,此情长存。在展厅的一隅,静静摆放着几排透明玻璃瓶,每个瓶子装着三颗色彩不同的水果糖。这些糖果,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徐悲鸿与廖静文之间的故事。

“我从他的旧衣服口袋中,战栗地摸到了他那块用了三十多年的旧怀表。它曾经日夜不停地伴随悲鸿,度过了三十多年艰难的岁月。现在,由于它勤奋的主人去世,它的指针也停止了转动,悲伤地沉默了。紧挨着这块怀表,放着三块水果糖。这一定是悲鸿在宴会上没有吃,留下来准备回家时带给我和两个孩子的。这是三块极普通的水果糖,但是那上面有着悲鸿对我和孩子们多么深沉的爱和思念!”这段文字摘自廖静文所著《徐悲鸿传》。

在这次的手札展中,观众通过珍贵的信笺手稿,领略到了徐悲鸿与廖静文作为平凡夫妻之间的浓情蜜意,共同构建家庭的温馨与欢乐。

“安弟、椿妹惠鉴:我因于卅二年至桂,识廖静文女士,长沙人,因与结婚。去年夏,我病血压高,入医院半年,深感静文看护,今幸渐痊……”“安弟鉴:得手书为慰,吾病未能复原,但已能照常起居。方病甚时,半年未起床。倘无静文昼夜随侍,恐已不在人世……蒋先生与我离异事,与静文全然无关。静文与我共度艰苦生活,食公家伙食,粗粝不堪。我虽能食贫,亦觉难过,而静文从无怨言……”在两封家信中,徐悲鸿对弟弟及家人袒露了自己与廖静文的结合以及感念廖静文相随与共的深情。

“可爱的庆平,你在这不愉快的年头出世,可是你给我与你妈妈的愉快已一年了。愿你常常给我们以快乐,不令我们烦恼。”除了为艺术和国家而奋斗,生活中的徐悲鸿亦是一位充满温情的人。如这则1947年写的《徐庆平出生一周年记》,流露出他在战火纷飞的时局下,因孩子的诞生而感受到的家庭的温馨与欢乐……

徐悲鸿的艺术人生背后有廖静文的相伴相随。作为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的一生,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她的生活,处处都烙上了徐悲鸿的印迹。而奔腾不息的浏阳河,不仅培育了廖静文至善至美的性格,也滋养着她丰富的感情世界。

在记于1999年3月8日的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中,廖静文如此写道:“悲鸿:下雪了,我想你。你是最爱雪的。我又听见了你在叫我:静静,快起来,下雪了!我看见你跑到院子里去,用铁镢铲了雪进来,把它们放在花盆里。你的棉袍上,你的花白的头发上都洒上了雪。你笑着,眼角绽开了花朵一般的皱纹……亲爱的悲鸿,为什么这一切都要永远离我而去?你现在在哪里?到我梦中来吧!”

观看这些信札,不仅是了解一段历史,也是走进两个伟大的心灵,也是走进一个尘封的时代。观众们不仅感受到了徐悲鸿心灵的温度,风华雅韵其外,铮铮铁骨其内,结体开阖大方,光明磊落又充满款款深情。

而作为徐悲鸿的爱人,廖静文也并没有将自己束缚于儿女情长的“小爱”之中,而是将“小爱”转化成“民族文化的大爱”。在徐悲鸿去世后,她不仅建立徐悲鸿纪念馆来展示他的艺术人生,还整理了《徐悲鸿一生》等文集来孜孜不倦地弘扬徐悲鸿的艺术精神。此番苦心,从著名剧作家曹禺写给廖静文的一封信中可以一窥全貌:

“静文同志:您亲自送来大作《徐悲鸿一生》,实未料到。禺因小病卧床,孩子无知,竟未唤我醒来拜见您,惭愧之极。

大作文情并茂,感人至深,今后得读全文,仰慕悲鸿先生高洁遗风,继获教益,实静文同志之力也!

十分感谢,敬颂撰祺。附奉拙著,请指正。

曹禺一九八四,元春,一,卅。”“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信札和手稿,如同一扇扇窗,让人得以窥见了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内心世界。展览策展人宋金明表示:“这是一个通过信笺手稿走进徐悲鸿与廖静文人生故事的展览。通过尺素风雅,我们能够看到作为先贤大师的徐悲鸿为艺术计、为教育忙、为国家劳;也能够看到作为普通人的徐悲鸿与廖静文,流露爱意,共筑家庭,乐享天伦。通过展览的每一封信,我们怀念的不仅是一位20世纪的美术史先驱、一位美术教育大家,还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今年4月16日,浏阳首间‘徐悲鸿美育教室’落成典礼在社港完小举行,并正式授牌。廖静文公益基金将持续关注中国的文化教育,将美育发扬光大一直是徐悲鸿和廖静文所期望的,但愿老一辈的文化精神能够不断照亮我们的前进道路,给予我们不断的文化启迪。”聊及举办这场展览的初衷,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廖静文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廖鸿华希望它是一颗艺术种子,更是一座爱的桥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徐悲鸿、廖静文的艺术精神与大爱精神。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