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最近一个“萝卜”火了。作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的“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阳泉等城市全面开放,面向公众常态化试运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9日,萝卜快跑在开放道路提供的累计单量超过600万,稳居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正如伟人的诗句所说,“坐地日行八万里”。科技的进步,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相较于传统的出租车、网约车,萝卜快跑有着极大的优势。首先就是便宜。有一个网友测试,在武汉乘坐萝卜快跑,跑了5公里,只花了1.15元。而快车跑5公里,一般都要8元以上。然后就是便利。人家“萝卜”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也避免了乘客同司机尴尬交流。
所以从市场反馈来看,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网约车在一些试点城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运营成果。例如,武汉作为萝卜快跑的试点城市,已投放了400余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短短几个月内接单量达到500万。该市还计划在2024年投入1000辆新一代量产无人车,实现7x24小时全无人运营。毫无疑问,萝卜快跑,是科技步伐的快跑,也是生活品质的快跑。
但是,此间也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冒了出来。随着萝卜快跑在各大城市的全面铺开,以及在微信小程序、百度地图、萝卜快跑App、百度App多个平台全面开启打车入口,这种高效而便捷的运营方式对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构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可以预见,在不久后的将来,传统租车出行模式或许将被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取代,只是后者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些出租车司机,在具有碾压式优势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面前,将何去何从?
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网约车司机注册量已经高达657.2万人。加上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司机,目前全国出租车司机约是“千万大军”。这1000万人都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很可能会因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服务失业,不光引起了他们自己的担心和焦虑,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在为科技进步鼓掌呐喊的同时,一道民生保障的题目又摆在了我们面前。
每一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将促使社会结构和就业形态发生变化,对民生保障提出新的挑战。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给民生保障带来的是适应性转型的压力。此时,我们必须强调,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在于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必须强调科技进步和民生保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绝对不能让科技进步将民生保障甩在身后。
当互联网高度发达,网络销售对实体店的经营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经过几年的磨合,物流业强势崛起,外卖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有许多新型就业模式依托互联网出现,为民生保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今天,萝卜快跑的确在跟出租车司机抢饭碗,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个趋势,拥抱崭新时代,不做新事物的绊脚石;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忽视那些在新事物面前无所适从的个体。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再就业培训,以及提供具体的保障措施,应该成为科技革命的最基本伦理。
民生保障体系要能够适应因为科技进步而带来的就业等各方面变化。人民更幸福,“萝卜快跑”跑得才有意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