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是重在参与,硬是要拿名次”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6-07 11:39:51
微浏阳
—分享—

官渡从全镇筛选高手组队战长沙

“不是重在参与,硬是要拿名次”

登船30多年的龙舟非遗传承人:很欣慰,打出了名气,还有了年轻人接班

22222222222.jpg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彭红霞

“咚咚咚……”最近10天来,大溪河官渡段,随着紧凑鼓点,一条龙舟劈波斩浪、奋楫飞驰,不时引来两岸的加油喝彩声。

今年这条船,与以往不同。

上船的是从全镇7个村推选再在训练中层层筛选出来的高手,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三届本土龙舟赛冠军队。训练也比往年时间更长、强度更高,为的是一个目标: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2024年长沙市龙舟邀请赛上“拿名次”。

作为长沙市级非遗,这条代代传承的乡里龙舟,将从浏阳河上游过湘江,在望城千龙湖一展风采,与众多龙舟队一决高下。

高手中的高手

从全镇7个村层层选拔队员

“来来来,吃个大包子,歇口气,继续练!”站在码头的龙舟队领队李昭武沙哑着声音朝队员们喊。

“这是官渡最好吃的包子,你们试试。”他扭头对记者说。5月24日,镇上收到2024年长沙市龙舟邀请赛暨望城区端午龙舟文化节活动组委会邀请函后,立即召集全镇7个村负责人开碰头会。

222222222222.jpg


会后,各村先行摸底。“要求是以前参加过龙舟赛,而且是坐前3排的队员。”李昭武解释,官渡龙舟文化底蕴深厚,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龙舟队,都上过赛场,这些对象是各村龙舟队的精英。很快,各村推选的28名种子选手名单出炉。在后续的练习中,又筛掉了几个人,只剩下高手中的高手。

根据组委会规定,包含鼓手、划手、舵手在内共22名队员上船,可以预留2名替补队员。大名单定了后,24人立即投入紧张训练。队员罗斌平时住在城区,训练以来,他每天一早送孩子上学后就往官渡赶,训练结束后再赶回城区接娃。

李昭武是官渡镇竹联村党总支副书记,他自豪地说,作为官渡镇龙舟赛的三届冠军,竹联村有9名队员入选。

比赛将于6月9日至10日在望城区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举行,时间很紧。作为临时组建的镇级联队,虽然队员们都是高手,但毕竟是第一次登上同一条船,要做到整齐划一、力争上游,磨合难度不小。

为了快速提高水平,船队专门请来一名师从益阳龙舟老师傅的本地教练指导训练。

冲刺再冲刺

强训练、抠细节、补短板,“硬是要拿名次”

6月5日上午10时,阴天,无风,在大溪河上划了几个来回后,队员们浑身湿透。

队员们在船上练,老师傅们在码头观察,每次靠岸就复盘指导,边训练边纠正。

222222222.jpg

“桨板要稍微向内提,腰部发力还不规范,劲没使到位。”官渡镇文化站站长孔昭谷与李昭武商量。

这次比赛设100米、200米、500米3类不同距离赛道。官渡龙舟比赛的赛道历来以大溪河官渡段的新、老两桥为界,两桥间距560米。了解比赛规程后,龙舟队对照赛道距离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把细节抠到了极致。

“我们的优势在500米,100米和200米的速度要提上来。”作为领队、鼓手,连日训练下来,李昭武对比赛可谓“门清”,他拍着胸脯说,“我们的目标不是重在参与,而是硬要拿名次”。

“100米和200米纯粹是拼爆发力,必须一鼓作气、起步就是冲刺。”李昭武打着手势向记者介绍,起步击3下鼓,是发出齐桨的号令,从第4下起,鼓点骤然密集,这是提速的信号,就像赛车发车后立即油门到底,“全程40多下鼓,要拼了老命划,一直冲刺到终点。”200米不同,前80米冲刺,中间10多下鼓缓口气,余下赛段继续冲刺。500米则先冲刺100米,中间缓鼓稳步前进,后200米拼尽全力冲刺。

“我们村能拿下三届冠军,秘诀就是科学用力,到最后还有耐力冲。”李昭武说。

龙舟下水以来,除了下大雨,每天上午、下午都在训练。

传承再传承

登船30多年的非遗传承人任总教练欣慰有了年轻人接班

“这班人还是舍得来。”看着队员们的拼劲,76岁的袁耀辉很欣慰,“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抽筋,但年轻人睡一觉就恢复了。”

作为资深龙舟运动爱好者,袁耀辉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发起龙舟赛。他回忆,当时全镇都没有龙舟,他从上游的达浒镇租来两条龙舟,自发组织了一场大溪河两岸村民参与的龙舟赛。

根据记载,1950年,官渡区公所举办了解放后的首届龙舟赛。1954年浏阳遭遇特大洪灾,大部分码头和船只被毁,龙舟赛也停办了数年。改革开放后,官渡镇新造了上十条船。1991年起,龙舟赛在当地又火了起来,发展成当地倍受追捧的传统民俗和群众运动。

袁耀辉参加了1991年起举办的每一届龙舟赛,并担任总教练。“技术一般,只是爱好,也搞得久。”他谦虚地说。

如今,官渡赛龙舟已成为长沙市级非遗,袁耀辉也成为浏阳市级非遗传承人,徒弟遍布全镇。

作为爱好者、总教练、传承人,袁耀辉认为,举办龙舟赛能让群众文化生活和社会经济效益互相促进。“去年官渡举行第22届龙舟嗍螺文化节,火得不得了,吃光、卖光、住光,对消费拉动很大。”他形象地描述道,面馆的面吃光了、超市的小百货清空了,连镇上的宾馆都住满了。有长沙来的游客白天看龙舟赛、晚上品嗍螺后赶回长沙,第二天又开车来了。

眼看龙舟赛在新时代受热捧,还打出了官渡龙舟的名气,袁耀辉很高兴。他感叹自己老了,但欣慰的是有年轻人接班,“今后还是能将这个活动发扬光大。”

26岁的李成佳是最年轻的队员,曾在海军某部服役5年,开过几年巡逻艇,对水上运动非常熟悉,退伍后在长沙担任驾校教练。他回忆,小时候每年端午节他都喜欢看赛龙舟,父亲是龙舟队的第一桨,“小时候就梦想着自己能划龙舟。”去年,他第一次登船。这次听说镇上组建联队,接到村上电话他就请假赶了回来。

如今,作为年轻一代龙舟运动爱好者、父亲的接班人,李成佳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上一辈划不动了,我们可以顶上去、继续划下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