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评论员
雨一直下,浏阳防汛抗灾战犹酣。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指挥调度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我市此轮强降雨有一个特点——多期叠加,累计降雨量远超常年,土壤含水饱和,导致洪涝、山洪灾害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不断加剧。为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我市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对部分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地区的群众进行了安全转移。《通知》中提到,当雨量达到临灾预警值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发生险情异动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风险隐患不能准确预判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夜晚风险隐患难以研判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可以说,无数人奋战在隐患排查、保畅转移的最前线,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方位织密织牢了防汛救灾的防护网,为群众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被转移的群众难免会有一个疑惑,雨势减小后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在这里,非常有必要科普一个常识:那就是地质灾害和洪水不一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表示,强降雨后的2至3天仍然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一方面由于水位下降,原先含水量饱和的土体失去了“浮力”,就像是土壤“空心化”,失去了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前段时间土壤含水量饱和,此时土质变软,强度很低,边坡、削坡建房位置等区域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尤其是随着太阳照射,部分岩质开裂、减少摩擦力,容易产生岩质崩塌。每次强降雨过后,极有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或者导致原有的隐患点变形加剧。
我们理解,很多人面对撤离转移这一指令,尤其是老年人都会有故土难离的情结。有些村民心存侥幸,觉得没有亲眼看见灾害就没有危险,有的则担心家里的财产和牲畜,殊不知山洪和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更何况我们这次转移是近距离的,是暂时的,也是为了安全起见且有生活保障的。
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天灾面前,每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进来。本轮雨情特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特点,广大群众要服从各级指挥,如果收到转移指令,要坚决听从,第一时间撤离。如果已经撤离转移,必须在各类风险消除,收到险情解除通知后,再有序返回安全、温馨的家中。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暂时的离家,是为了平安地归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