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村有了产业“合伙人”,村级集体一年增收超20万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6-19 11:22:47
微浏阳
—分享—

“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特色种植

金刚镇石霜村圣女果迎来盛产期

03版资讯-1.jpg

基地大棚里,成熟的圣女果饱满圆润,缀满枝头,吸引了游客前来采摘。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宋攀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金刚镇石霜村特色果蔬基地里的圣女果迎来了盛产期。6月16日下午,走进基地大棚内,一排排圣女果藤上硕果累累,一串串果实圆润饱满,有的果子泛着青绿,有的果子则早已透红。

基地负责人刘海夫妻与当地村民穿梭在大棚内,采摘、装盆、称重,一派忙碌景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山深处圣女果上新

10个大棚预计可产8000斤

6月16日,看到一辆汽车停靠在基地旁边,刘海赶紧招呼起前来采摘圣女果的客人。

“需要从果柄基部用手采摘,既不会损伤果子,还能保持新鲜度和品质。”刘海在大棚内为客人进行示范。只见他的拇指在果柄基部轻轻一掐,一颗红彤彤的果子便落进果篮。

03版资讯-3.jpg

圣女果迎来盛产,刘海每天都在基地里忙着采摘、装盆、称重。

摘了满满一篮圣女果后,从集镇赶来的李先生笑得十分开心,“果子饱满,味道酸酸甜甜,孩子很喜欢吃,采摘的体验更是有趣。”

“目前是圣女果的盛产期,可以从5月中旬一直采摘到7月中旬,基地有10个大棚种了圣女果,预计能产出8000斤果子。”一门心思扑在基地上,刘海对圣女果的习性了然于胸。

“周末每天能有三四十批客人来采摘,价格最高时卖到了每斤15元,目前一天可采摘100多斤,每斤价格是10元。”刘海说,石霜村生态环境优良,灌溉用水都是山泉水,虽然基地圣女果还是头一年上市,但凭借优良品质很快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随着圣女果迎来盛产,刘海也有了更多计划,“每天的散客销量有限,在村上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在对接企业等集中供应,同时计划拣选包装好,批量供应长沙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

搞农业是个辛苦活,但产销两旺的好形势让刘海乐在其中。他表示,圣女果采摘完后,会继续在大棚内种植花菜、包菜等蔬菜,确保生产不断档。

村集体携手“新农人”

蹚出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

群山环绕的石霜村山多地少,产业底子薄,如何带动村集体增收、带领村民致富,石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孝炳思索良多,“还是要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搞特色种植产业。”

发展产业,人是关键。2023年,肖孝炳与“新农人”刘海一拍即合,双方达成协议: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上流转土地、搭建大棚,刘海以合作社入股负责管理运营,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红,并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今年45岁的刘海从事特色农业种植多年,在其他村还运营着一个草莓种植基地。”肖孝炳说。

2023年,石霜村果蔬基地流转土地40亩,新建了10个钢架大棚。其中,大棚全部用来种植圣女果,另外留出21亩土地种植可直接食用的太秋甜柿,基地其它土地则用来种植苦瓜、辣椒等应季蔬菜。

“今年农历七八月份,太秋甜柿也将迎来盛产期,产量将超过10000斤,至少可以卖出8万元。”刘海说。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也有了更多就业渠道。村民刘自亮有2亩多地流转给了基地,基地忙碌时还会来做工,“一年下来,租金和工钱能有四五千元。”

2023年,石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1.4万元。肖孝炳仔细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基地运营情况,村级集体今年预计增收超20万元。

如今,石霜村还依托境内石霜寺等景点资源,在周边流转了120亩土地,计划种植沃柑、奈李等小水果,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