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举行
课后服务“浏阳样本”获推介
浏阳日报讯(记者莫瑜)浏阳又一经验获全国推介——12月2日,全国中小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浙江省诸暨市举行。在平行论坛上,浏阳市教育局负责人以《构建“三三”服务模式,畅享课后快乐时光——浏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经验》为主题作经验分享,从强保障、优路径、明导向三个方面阐述了浏阳教育着力打造的特色课后服务新样态。
“三点半难题”曾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为回应群众的关切和呼声,浏阳把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坚持公益惠民的原则,突出“五育并举”的导向,于2019年在校内试行课后服务,2021年开始在全域铺开。
“三点半”之后的浏阳校园里,孩子们玩出了“新花样”。在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128个社团的开设让学生们有了多样化选择;金沙路小学则变成了一个大型“玩乐”场所,五大板块41个项目让学生们不舍得回家……许多学校还因地制宜,将课堂搬到校外,如书江完小打造30亩“百果园”,高坪中学开展“水稻种植”,大围山中学推广根雕和楹联创作等,实现“校内+校外”兼修。同时,依托课后服务管理系统、长沙智慧教育云平台,“云”课堂还让课后服务突破了时空边界,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作为千年古县,浏阳红色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这些都是教育的“活教材”。浏阳各大学校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如中和中学课后服务开展《耀邦精神代代传》课程,李贞小学、里仁小学组织学生在李贞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担任小小讲解员,枨冲庆仪小学将学校打造为“西乡锣鼓”传承阵地,大瑶排山完小开设“龙狮舞”课,达浒完小推广“手绘油纸伞”……不仅丰富了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弘扬了浏阳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的课后服务让学生爱上了课后时光。因为陶艺课堂的开展,金沙路小学的12岁学生钟昊霖今年将作品送上青少年陶艺“国展”,学校今年还承办了湖南省第二届少儿陶艺大赛;坪头完小将陶笛引入课后服务,乡村娃娃们吹着陶笛走上省城的大舞台。
“学生们有收获,就是老师最开心的事。”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学生的校园时光更加充实、快乐,市教育局围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不断强化政策、师资、课程三大保障,优化学科+社团、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大路径,深化弘扬地方优秀传统、丰富体艺活动形式、推进科教融汇发展三大导向,构建了中小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让课后服务呈现出举措实、模式新、服务优、参与度和满意率高等特点。
接下来,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打造特色课后服务新样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贡献教育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