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宝连打造了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传播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同时带动乡邻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追梦人:汤宝连,1984年出生,浏阳梅田湖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创始人兼总经理。2022年,她被评为“长沙市三八红旗手”。
追梦感言:希望能将田间打造成学堂,一方面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一方面展现新时代农村生活,让孩子们体验乡野逸趣,于心中种下一抹乡愁。
10月31日,秋阳高照,10多辆大巴连成一线,载着孩子们来到古港镇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停下车来,只见几百亩农田延伸至视野的尽头,谷穗垂坠,菜畦纵横,道路两旁花草弄影,渠水淙淙,一栋栋红瓦白墙的房舍掩映在绿树花树中,好一派秀美的新农村风光。
汤宝连,浏阳梅田湖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创始人兼总经理,就是她为孩子们打造了这一处研学基地,传播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同时带动乡邻致富,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她被评为"长沙市三八红旗手"。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打造田间学堂
农耕乐学护航少年成长
走进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广场,长沙市芙蓉区育才第三小学五年级同学们正在举办梅田湖研学活动开学仪式,在老师动员之后,教官们上台,为孩子们授队旗。孩子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他们将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两天。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趣、结农家缘。”汤宝连笑着说,这是孩子们研学的行程。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基本都认不出农作物的品种,他们从长辈口中得知的农村模样,也大部分还是过去的形象。在汤宝连看来,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希望将田间打造成学堂,一方面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一方面展现新时代农村生活,让孩子们体验乡野逸趣,于心中种下一抹乡愁。
10月31日,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迎来了许多学生团队,大家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不一样的田间学堂。
汤宝连出生于1984年,她是一名“农家女”,从年少起她就开始参与家中的劳作,耕种时节,她在农田里插秧,累得直不起腰,脖颈晒得黝黑。收获时节,她拿着镰刀穿梭在稻田,稻禾将她的手臂割出了细细的伤痕,她也不放在心上。她还会跟着父母学种菜,收获满满的丝瓜、茄子……农家的生活,有辛苦、艰难,也有快乐、满足,这些情感都成为了汤宝连打造田间学堂的宝贵经验。
“每个课程的设置,我都会向专家、学者请教,希望让孩子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收获。”汤宝连说,民俗文化类课程,她会带着孩子们制作稻草纸、编织稻草鞋;农耕活动类课程,她会陪着孩子们稻田捕鱼、竹筏竞渡;为展示新农村新风貌,她还会带着孩子们学习新科技,从体验传统农用喷雾器,到尝试操作无人植保机;她还会陪同孩子们一起徒步梅田湖村,调研新时代下新农村的变化。
助力农民致富
农家屋场变身研学基地
“同学们,舞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家愿不愿意学呀?”在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另一处学堂,一群“农嫂子”正向孩子们展示“金秋舞龙”。毛桃英是梅田湖村的村民,也是研学基地的“农嫂子”之一,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是她如今最快乐的事。
“这一切都要感谢汤宝连。”毛桃英说。2016年,她听说有人计划流转村上500多亩农田,同时招募农户一起来打造研学实践基地,当时她还有些犹豫,将农田打造成“田间学堂”,将农屋打造成接待学生入住的标准用房,这行得通吗?孩子们会愿意来吗?当时,这种研学模式还非常新潮,不止毛桃英,村上许多村民都持观望态度。
汤宝连却对此很有信心。她带着乡亲们四处走访、考察、学习,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建起了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此后她又整合农家房屋,打造成农耕文化的教学式体验馆;乡亲们不会做研学接待,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汤宝连就请来老师一起培训,教授标准普通话、接待礼仪、食品安全、应急问题处理等等。截至目前,她已经组织乡亲们进行了200多场培训,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集体素质。
走进毛桃英家,只见她家原本闲置的房间已经被打造成统一的装修风格,餐厅、厨房、灶台也经过了调整,更适合学生体验和使用。统计下来,毛桃英一家接待学生的年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以上。
毛桃英只是当地村民的一个缩影,在汤宝连的带动下,梅田湖村有63位村民在基地找到了长期就业岗位,不少农家嫂子、农家婆婆的手工盐旱茶迎来了新的销售渠道,村上玩舞龙舞狮的人也都有了文化传承的骄傲感,一些外出打工的人也回来,和汤宝连一同干起了家门口的事业。2022年,梅田湖村被授予全国首个“共同致富示范点”。
赋能乡村振兴
文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欢迎参加我们的‘河小青净滩行动’。”下午两点,汤宝连组织志愿者前往梅田湖,清理湖畔的垃圾,同时劝导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少前来研学的老师和游客,也都加入其中,为美丽乡村出一份力。
算起来,汤宝连已经有了18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她如今是浏阳义工联东区分会古港服务站站长,不管是带动乡亲一起致富,还是组织志愿者一起服务,汤宝连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服务者,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能让家乡更美丽,让乡村更文明。这不只是她的初心,也是她表达感恩的方式。
“乡村振兴让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我同样要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汤宝连说。一开始她的研学基地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松山屋场美丽宜居村庄的基础,这里的油菜花节、梅田湖景,以及农忙的场景等,都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流。
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成功后,汤宝连又发起成立了营地运营管理公司,分享基地的先进经验,2019年她帮助湘潭市韶山村建成了一个研学实践基地,2020年她又帮助江西赣州两个村建设了研学实践基地,都是以“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带着当地乡亲一起发展致富。
松山屋场,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上,有一排古港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蓝图,汤宝连的研学基地,也是古港镇旅游产业规划中的其中一个板块,乡村振兴的目标,亦是她奋斗的方向。
“未来,我还希望做好文农旅相结合的文章。”汤宝连说,乡村振兴有着无限可能,如今她的基地上有500多亩农田,除了专为孩子们打造的教学试验田,还有许多农产品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如果将农产品,以及当地农家嫂子们打造的美食统一加工、统一包装,还将使得家乡乡村振兴的版图添加新的内容,成就新的成绩。
秋日下,美丽乡村如同一幅图画,徐徐伸展。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领头雁”的责任,也不负“三八红旗手”的使命,汤宝连在美丽乡村成就着最美的风景线,也唱响了属于自己的田园牧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