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近日,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引起了圈内圈外巨大的争议,其中不乏一些“出离愤怒”的恶评以及编剧完全失态的爆粗口。
“感动中国”是以这样华美的语句表达对张桂梅的崇敬——“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确实,张桂梅的事迹我们在此不必赘述,全国人民应该都已经知道。对这样一个配得上“伟大”评价的女性来说,用一部电影来再现她的事迹,传扬她的思想,引起社会的再一次共鸣,应该是制作方和观众的一致期盼。结果电影上映后争议滔天,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批评的声音大概集中在两点,一是电影塑造了一个女性酗酒者形象,这同山村实际大相径庭;二是电影将辍学学生的去向说成了沉迷于网购和逛街,活脱脱一个“太妹”形象。此时,“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论断似乎不能消弭双方巨大的隔阂——批评者认为这艺术化太离谱,损害了电影的中心思想。而编剧觉得十分委屈,认为这些观众的素质和水平都无法达到她的高度,该骂。
对于这种本来有着高度一致初衷的双方却剑拔弩张的态势,我只能各打五十大板。首先是批评者应该认识到,电影“致敬张老师,关注山村教育”的初衷还是达到了,据说观影现场有不少人泣不成声。这样的艺术效果,批评时不应该视而不见。然后我想说,作为编剧,“高于生活”不能完全剥离了“源于生活”,弄得大家都不能接受的改编,还是需要加以反思的。毕竟,厨师不能老是怪食客的口味特立独行。
这波争议中,暴露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目前的批评者和电影制作方似乎都脱离了大山的实际,也没有完全参透张桂梅在此间付出全副心血的心路历程。
张桂梅曾说:“我不仅是在教育,更是在救人。”这句话应该成为解读张桂梅关注山村教育的根本依据。张桂梅不会引经据典谈教育理论,也不会天马行空讲她的教育理想,面对学生家长“女娃儿读再多书也是要嫁人的,还不如早早嫁人,没必要浪费那个钱”这种令人气愤的说辞,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辍学的女孩“救”出去。
单纯的“救”,实际上反映了大山里残酷的贫困现实,藏在人们大脑深处的女卑意识,以及一大帮人对于无法改变现实的困惑。实际上,张桂梅将一个个辍学的女孩子拉去读高中,并完全不顾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鞭策孩子们下狠劲刷题、背诵,就是在凭一己之力同现实抗争。
显然,当前围绕电影艺术手法上的争论,对这根本的一环都给忽略了。如果说编剧远离了山村的生活出现了“瞎改编”,那么,那些批评者,类似于滑向“女权”的不满,又何尝不是在议论一个严肃的社会话题中被愤怒带偏了的跑题?不能在观影后立马去张桂梅的女中走走看看,不能对山村落后的面貌加以关注和思索,那么争论就是没有意义的,电影本身,也就是留下了遗憾的。
电影想致敬张桂梅,说她就是“高山”;或者又想鼓励所有不屈从于命运安排的人们,都去争做“高山”,这是非常积极的立意。但是目前围绕电影本身发生的激烈争吵,我想说,我们离“高山”都太远,不管是现实还是艺术,我们都应该用一种非常谦卑、务实的态度,向“高山”走得再近一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