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学双争”大学习 “挺进五强”建新功丨周曦:借得东风好扬帆 切实开辟中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5-15 08:57:27
微浏阳
—分享—

1a17415658a44ee2b2f62b03530d2d8d.png

文丨周曦

此次赴闽苏浙三地考察学习,先进县市的奋进态势、发展成就让我深受震撼,所见所闻皆让人“眼热心跳”。这趟身入心至的“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既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在对标反思中看到了差距,更增添了动力,在追赶超越中激发了斗志,对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也为中和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跳出一域看全局,以开阔眼界开拓发展思路。跳出浏阳看世界,我看到了“四个字”。

一是“敢”字当先,敢拼敢干。从“高产穷县”到“全国十强”,再到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中小城市建设的样板,“爱拼会赢”始终是闽南人的精神气质和不懈追求,是晋江市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扛旗领跑的不竭精神动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推动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

二是“闯”字开路,勇当闯将。张家港因江而生,依港而兴,抓住了发展“风口”,从“一无所有”的荒僻穷沙洲起步,大胆提出“三超一争”目标,闯出了一片天,昔日苏南的“边角料”蝶变成了全国的明星城市、改革的先锋闯将,让我们领略了“城市战略大格局”的“港城魅力”。

三是“新”字破局,创新出圈。义乌市缸窑村作为较早开发的特色村庄,着眼“文旅+”开发,推动“文旅体”三维融合发展,开启了乡村旅游2.0版,还倾力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板,走出了发展新路子,让人“义游味尽”,为我们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照。

四是“实”字托底,实业立市。从安踏集团到张家港保税区展览馆,从义乌铁路口岸到国际陆港电商城、华灿光电,都体现出产业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一座城市的立身之本。

对标先进找差距,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对标此次考察的三市,无论是经济总量、发展规模还是规划布局、发展势头等各个方面,我们均存在短板与不足。面对差距,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更不能妄自菲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应当把学习考察中学到的经验化作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一是拒绝“因循守旧”,争做思想上的搏击者。在发展中,三市既高标准完成了规定动作又创新了自选动作,提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新举措,争先争优的思想已成为推动发展的自觉追求。浏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公无私、敢于斗争、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要把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带动发展的优势,同样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打破思想和观念的“无形墙”。

二是拒绝“小进则满”,争做工作上的佼佼者。三市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都善于洞察时势、借势发力来推动发展,他们对新技术、资本运作如数家珍,时刻流露出一种输不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相较之下,我们在思想维度和工作态度上都有着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开阔“山高我为峰”的眼界思维,提升与时俱进的素质能力,让专业高效、善作善成成为浏阳干部的靓丽名片。

三是拒绝“简单粗放”,争做行动上的实干者。三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靠立说立行、真抓落实的作风干出来的,工作推进有新招、硬招、实招,在全社会形成了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我们也要深刻意识到作风之弊不除,发展桎梏就难破,必须深化作风建设,让思路变成出路、让想法变成办法、让优势变成胜势。

立足全局谋一域,以他山之石雕琢己身之玉。立足世界看浏阳,标兵还远,追兵很近,发展一刻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中和镇要在“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中勇立潮头、奋勇争先,就必须切实将此次考察成果学习好、吸收好、转化好,善学善鉴、取长补短,做好“四道题”,全力寻找推动中和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

一是“旧题新做”,以产业为基,打造振兴中和。以富民、兴村、强镇为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创新实施“和品兴农”行动,将大闸蟹、小龙虾、黄金梨等拳头产品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叫得响亮的“和”字号农产品,让中和的“土特产”成为富民增收的“金招牌”。充分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探索发展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加速花炮产业转型,抢抓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机遇,推动花炮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优势企业横向联动、上下游企业纵向协同,将中和打造成为烟花小产品生产贸易集中区。

二是“有题必做”,以文化为魂,打造魅力中和。生态振兴的内涵不仅体现在自然空间优美宜居,还要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正如缸窑村的制陶文化、永联村的工业文化、沙洲优黄文化园的黄酒文化,让“记得住乡愁”得到充分体现。中和文化底蕴深厚,耀邦精神、红色文化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持续积淀。我们要在传承中发展红色文化,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教育,着力将苍坊村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整合客家文化、清廉文化、农耕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盘活楼西湖美丽宜居村庄、农耕文化街等场馆,形成百花齐放的魅力中和。

三是“难题敢做”,以融合为力,打造焕彩中和。苍坊旅游区是中和发展的瑰宝,中和要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推进馆镇融合,在政策、资源、职能上做到优势互补,镇政府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为景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景区发展成果惠及镇域经济,全面提高全域旅游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合力推动中和文旅产业发展。中和文旅品牌要叫响叫亮,必须坚持“红色+绿色+特色”发展路径,推进文化、生态、产业深度融合,要以景区为原点推动主干道路沿线文旅项目开发,发展乡村民宿、“烟花+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湘体远大户外露营基地、水果采摘基地、小龙虾垂钓基地,引进自行车、马拉松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让文旅线路有“看点”更有“卖点”。

四是“无题创作”,以环境为要,打造幸福中和。全面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招商战略,要以招商引资提质态为目标,细化招商图谱,紧盯产业链空白点、转型点,瞄准头部企业、领军企业,灵活运用招商方式,特别是要抢抓“项目建设提速年”机遇,深入实施“湘商回归”专项行动,将“中和人经济”转化为“中和经济”,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中和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以“营商环境提质年”为抓手,落实“民营经济十条”,当好服务“主力军”,完善补贴支持、土地供给等招商政策,深入开展“企耀中和”惠企行动,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着力创建湘赣边最优营商环境乡镇。

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中和将以实干者的底色、拓荒者的勇气、奔跑者的毅力,敢拼敢抢敢作为,切实开辟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贡献中和力量!

(作者系中和镇党委书记)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