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市镇秧田村:农家书屋变“黄金屋”,打造研学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4-21 10:45:01
微浏阳
—分享—

06版民生深读-8.jpg

静坐在书屋内,窗外景色宜人,农家书屋成了村民阅读学习的好场所。记者袁安

4月20日,沙市镇秧田村博雅湖畔,树木掩映下,一栋古色古香的农家书屋出现在眼前,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与书屋遥相对应的博士墙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十二个大字十分醒目。

秧田村还有另一个美名——“博士村”。一直以来,勤耕重教、尚学进取在秧田村蔚然成风,农家书屋也由此而建。依托农家书屋这一平台和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秧田村还打造了研学基地,不少村民通过为研学群体提供食宿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钱袋子”越来越鼓。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文化强

博士老宅变身农家书屋

沿着博雅湖畔前行,穿过一条长廊,便来到了有名的农家书屋。书屋的面积近200平方米,青砖土瓦,飞檐翘角,透着厚重的年代感。屋前,几棵新栽种的绿植散发勃勃生机,整个书屋充满古典、雅致的色彩。

事实上,农家书屋是由简易的读书角改造而来。2012年,秧田村在村部办公室设立了一个图书角,后来改到了村部大厅。随着村民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秧田村开始四处寻觅,为读书角找一个“新家”。

最终,这个“新家”选定在湖南书香家庭、走出两名博士的张秋香老人一家的老宅“三志堂”。2019年,得知村上想将自家老宅建设成书屋,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征得母亲同意后,爽快地答应了,并从海南回到家乡,支持指导书屋建设。

“我母亲也非常爱读书,每天坚持阅读两三个小时,希望能通过建设书屋传承和发扬好耕读文化。”2019年开始,罗碧儒花费了30余万元,将老宅改造了三次,将地面、墙壁、楼板、屋顶全部翻新装修了一番。

与此同时,秧田村对农家书屋进行提质增效,设置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习交流室、书法室等多个功能室,并探索“农民点单,书屋买单”的服务模式。最多的时候,上架的各类图书有三万多册,全部由政府配送和爱心人士捐赠。

农家书屋与秧田小学仅一墙之隔。每到周末和放学时分,很多孩子来这里看书,整个书屋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气氛。

为鼓励青少年学习、阅读,秧田村还成立了农家书屋教育基金,奖励考取大学以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并授予其“书香家庭”牌匾。去年,农家书屋被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发行单位先进集体”。

产业兴

研学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大家来到秧田村研学实践基地,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农家书屋……”4月20日上午,来自长沙国防科大附属中学等三所学校的学生来秧田村开展研学活动,参观村级文化标志建筑,了解“博士村”背后的故事。

秧田村积淀了浓厚的勤耕重教的好家风、好传统,村里走出了28名博士、170余名硕士、700余名大学生,且这组数据还在逐年增加。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秧田村农家书屋在传承和发扬耕读文化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不仅是秧田村文化振兴的阵地,也成为打造研学基地的重要部分。

2019年下半年,依托耕读文化底蕴,秧田村成立浏阳市秧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众筹共建模式,推出了博士村研学实践项目,并筹建打造了30多家民宿,用于接待游客和学生。

逛农家书屋、耕读文化馆,体验插秧、种菜、抓鱼等农事活动……“现在研学基地非常受欢迎,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近3000名学生,民宿都住不过来。”秧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加长介绍,基地运营近四年来,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截至目前,今年已接待研学学生2.2万人次,其他团队8000人次。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