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3月中旬,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4月11日至17日,浏阳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江苏“百强县”及长沙县开展“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旨在深入先进地区学习考察调研,学五强、争先进位,学标杆、争创一流。考察归来谋发展,“挺进五强”建新功。现陆续刊发代表团成员学习考察调研文章,推动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开好局、起好步。
谋定后动 蹄疾步稳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丨李锋
对标找差,问道取经。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此次“双学双争”大学习活动,让我们在先进样板里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在学思践悟中提振了信心、坚定了决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常熟到江阴,两地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呈现出的发展速度之快、质态之优、后劲之足,令人深有感触、深受启发:好发展需要好蓝图,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需要谋定而后动、蹄疾而步稳,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守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江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入了“优化开发区”,但江阴却在阔步向前时,做出了看似有悖常理的决定,积极探索“不开发”理念,通过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大步走向“生态自觉”。这是务实的江阴人对既往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也是对创新发展理念的勇敢实践。对标先进谋发展,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也是浏阳登高望远、向高而攀,实现“挺进前五强”目标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保护优先。严格落实省级下达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特别是要切实增强严守耕地红线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要坚持生态优先。依托“三河三山”生态基底,维育幕阜山、连云山、大围山和九岭山四大重要生态片区,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实行自然保护地分区管控,构建“四片六核六廊”生态安全格局。
要坚持安全第一。围绕“人民城市为人民”,系统构建城市安全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和点面结合的消防救援体系,并不断加强城乡公共安全设施配套,科学划定防洪风险控制线,提高重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坚持高站位谋划,优化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常熟、江阴分别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迈向国际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目标定位与功能分工,实现了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质变。浏阳作为长沙“东翼”,要主动融入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抢抓实施“三高四新”“强省会”战略和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等战略机遇,把握浏阳迈入高铁时代新发展机遇,锚定省会副中心城市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建成现代化“双百”大城市,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擦亮世界花炮名城。
要优化“浏水围山”。深入挖掘山水人文特色资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金阳大道、G319—G354两条开放走廊,带动东南西北四大片区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集约型空间发展模式,塑造环境友好的生态空间、集约紧凑的生产空间、宜居和谐的生活空间,形成“一心两廊四区多点”的城镇新格局。
要深化“城乡融合”。完善多中心网络化城镇体系,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深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浏阳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绿色经济产业东部组团、高端制造配套产业西部组团、湘赣边区域合作先行区南部组团、特色康养医疗产业北部组团;建设湘浏田园“样板区”,因村分类施策,引导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乡村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村建设品质,构建“一区、四带、多点”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争当文旅融合标杆,依托红色、生态、工业文化、历史民俗等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各区域的旅游特质,构建“一心一带双核五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要强化“合作开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长赣高铁、长浏快线、浏江高速、湘府路东延、南泥湾路等区域交通项目规划建设,依托319国道,规划新增湘赣边旅游高速、株韶高速(南横线高速)等,构建11条出省通道,加强湘赣边通道联系,实现与周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同时完善中心城区“八横八纵一快线”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构建“4+4”对接长沙快速通道,构建多元开放型交通新网络,加速构建双向融城、城乡一体的新发展格局。
要实化“浏湘特色”。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健全与“千年古县、红色浏阳”相匹配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现多元活化利用。谋划“山入城、浏水清、田野广、山林茂”的城乡总体风貌定位,划分城市核心、山水都市、现代都市、山水城镇、田园乡村、山地丘陵等六大风貌管控分区,明确管控要求,实行分区管控,营造“三河三山、两带六区”的全域风貌格局。
三是推动多领域融合,筑实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常熟、江阴创新推动用地模式向多元发展,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如江阴启动实施功能混合和空间分层的复合用地模式,在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等重点创新发展区域优先布局复合产业用地,为打造“科创江阴”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浏阳抢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自然资源服务乡村振兴试点、“标准地+承诺制”试点、工业用地弹性供应改革等改革试点机遇,走出了一条高效节约的用地模式。下一步,浏阳要坚持在节约集约上做文章,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要严控总量。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唯一性,加快建立“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确保全要素“一张图”管控。
要盘活存量。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批而未供和供而未建城镇建设用地等盘活力度,切实落实增存挂钩制度。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危爆危化、综合交通、电力燃气等安全生产控制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有序退出,加大退出花炮厂用地等低效用地和闲置村庄建设用地腾退力度,优化用地布局结构,实现村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要提高质量。协同梳理市域长浏快线、金阳大道三期、浏江高速、湘府路东延以及金城大道、浏东公路、浏大公路提质等各类建设项目859个,调出原基本农田布局3.65万亩,为做大做强园区和城区,全力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金阳新城、高铁新城等重要片区发展空间要素。同时,探索建立弹性留白机制,应对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对花炮企业等特殊产业,划定安全生产控制线范围,设定开发强度和准入条件,作为特殊单元,实行建设用地定量不定点管控,支持花炮等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系浏阳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